返回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江山永固的法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个难得的结局了。

她处在的工阵营里,并不考虑旧党的利益,而是考虑工的处境。

“好了,这些抱怨的话不多说了。下一步,要如何?证据材料,都已经收集差不多了。但所有都很清楚,根子不在于这里。”陈子龙说。

“办法,我已经想过了。”柳如是秀眉轻蹙,仿佛想起了什么记忆,但很快,她恢复了正常的表:“陛下决心发展工业的想法从未变过。工商是不一样的,陛下的政策并非是重商。而是重实业。”

陈子龙不知道柳如是为何转移了话题,但他知道这绝不是无的放矢,大脑迅速转动,陈子龙嗯了一声:“静候高论。”

“农业是实业,工业也是。这些实业吸纳就业,增加财富总额,创造价值,兴旺国家。这才是大明强盛的根本。秉持着这一点,陛下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任何影响工业强国战略的因素存在,扰陛下的计划。”

“工坊害民,商盘剥,这是实。你恐怕不知道,这一回为何黄阁老与史阁老会出手吧?他们看到了……无数的旧友被团结在了一起,他们决心打压工坊。将那些盘剥百姓的商绳之以法,让天下工坊不敢再为所欲为!”陈子龙平静地说着,只是表透露了他的言不由衷。但是,这是整个正当的决定,他不能左右。更何况,工坊主肆无忌惮刻薄百姓也是他不能忍的。

“所谓旧友,都是家中良田万亩的大地主吧。特别都是那些食古不化,受损于与佃农分成比例不断下降的大地主吧?”柳如是浅浅一笑。

“好像……是……”陈子龙猛然想到了什么。

柳如是轻哼一声,显然对于那些地主十分不屑:“难道回到田野之中,被地主苛待,连老婆儿都保不住就是好的结局?在工坊里,的确是危险。但不会连妻小都得奉上给庄。”

陈子龙默然。

旧党代表着大地主的利益,他们无法容忍崛起的工坊主们伤害他们的利益。前些年战不休,百姓流离失所。自然,想要寻佃农也是不容易。因为,大多数无地的百姓都会分到新的田地。

到了后来,工坊兴起,大地主们想要雇到一个佃户成本越来越高,不得不大大降低分成比例。

自然,他们对于与自己抢的工坊主们观感很差,挡财路如杀父母。

特别是大多数大地主都是士大夫,不是退休高官,就是有功名在身的乡绅。这些站到了黄道周等旧党一方,纷纷都不接受工业强国论。

“但正是因为我们的存在,才会让工们能活得好一些,不是么?”陈子龙忽而轻轻一笑。

柳如是愣了下,顿了顿,不由看了一眼陈子龙。这个男的确有不凡的地方。怪不得皇帝陛下会选他作为副使:“希望你身后的那些大地主明白,此乃历史流。滔滔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适应时代,跟上时代,才能不断发展。大明变了,不再是那个沉闷,枯燥,一潭死水不见变化的沉闷国度了。这个国度将会以新月异的速度茁壮成长,跟不上的,自然就掉队了。”

陈子龙侧身走到窗子旁边,看着窗外一池秋水被狂风卷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大多数天地万亩的会不得不发现,他们若不想自己的收藏烂在田地里就要花更高的价钱雇佣手,甚至自己也得亲自出马。

种地的收益已经越来越低了。

更重要的是,已经有一批脑灵光的新式农民买了大量的耕牛,雇佣了大量的外国耕种。

他们的田地阡陌纵横,在高效一体的管理之下,已经比起那些不得不耕细作的小农民成本要大大降低。

陈子龙作为新闻出版总署长官,消息非常灵通。

秋收之后,粮价会进一步下跌。种地的收益越来越低,而工坊赚钱却是能见到的事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别忘了,国外已经有大量百姓开垦种植庄园。大多数除了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以外,主要还是会种植粮米。

到了明年,就会有大量来自台湾、吕宋的稻米京。哪怕隔着万里海疆,船上的粮食依旧会比国内更低。

“也许,我也改做一些改变了。”想起那些倨傲的士大夫们,陈子龙不得不承认,自己心神摇曳。

言尽于此,柳如是不再多说,离开此间。

……

与此同时,另一旁,四海楼的顶楼之上,一工坊主们也是纷纷松了一气。

宫中的消息传出来,所有都感觉如蒙大赦。

“有黄社长担任副使,这一关终于好过了。”黄福文感慨良多。

沈万重已经掏出了家底,又联络众凑了十万两银子,昨夜星夜送往黄宗羲家中。但黄宗羲却见都不见,仿佛已经料到了对方会这么做。

今天,沈万重的表明显不是那么轻松。

只是,让他微微放松的是,黄宗羲如约抵达,没有缺席今天的聚会。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今正题,虽然朝议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