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缘分啊!”方青尴尬地笑了笑,小心问道:“你不会去武颂的,对吧?”
“嗯!我不会抢你的生意。01bz.cc”
宁兮心想,我又不是强盗,而且武颂哪儿是那么容易打进去的。
你们武颂排外可不是说说的。
方青放心了,指了指吃完饭呆呆坐着的
孩儿,“我相信你!能花五千两买下她,你肯定是一个好
。”
然后,他接着道:“我买了大概六千两,一共两百多件货。如果卖得好,我打算开一家专门卖玻璃制品的店铺,在武颂打出名
。”
“六千两?”
宁兮没想到这个二愣子,竟然买了这么多,让她赚了至少五千百两银子。
“对啊!我本来想去二楼的,但掌柜的不让上去,说只有大兴世家贵族和有一定品级的
才能上二楼。”方青有些遗憾。
“二楼的物品更珍贵。那天我看一个小姐拿的簪子,像水一样透明,太漂亮了。要是能带回武颂,肯定好卖。”
方青叽里呱啦说了好一阵,宁兮默默听着,心里忍不住吐槽。
这
怕不是个二愣子!竟然将计划全部告诉我。
说完之后,方青心里舒服了。
“你觉得我的计划,能行吗?”方青期待地看着宁兮问道。
“还行吧!”只要不作死,倒卖玻璃制品绝对能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想到这里,宁兮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控制好产出。
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不值钱了。
见两
说完,小二及时过来提醒,方青刚才点的饭菜已经好了。
宁兮也准备带着
出去
活儿了,来平津的目的还没完成呢!
方青没急着起身,“宁兮,下次来大兴,我怎么联系你?”
宁兮想了想,将身上的玉佩取下来,“你到任意一家宁氏店铺,将玉佩给他们,就能找到我。”
之后,宁兮带着
孩儿和五个平民打扮的军士起身离开。
小孩儿也跟了上去,方青一把抓住衣领,将
揪了回来。
“上哪儿去啊?小蠢货。”
小孩儿看看方青,又看看已经走出客栈的宁兮,瘪了瘪嘴,低着
有些生闷气。
“我才是花银子买你的
,你要效忠的
是我。”方青气不打一处来,感觉八千两银子白花了。
方青
吸一
气,算了不能和蠢货计较。
看了看手里的宁字云纹玉佩。
方青想起来了,他说怎么看着这玉佩眼熟,原来是宁家的玉佩。
宁家店铺的标志都是这种云纹底嵌图。
看来这丫
真没忽悠我!
……
昨天半夜下了一场雨,今天的码
有些湿漉漉的,但码
上的船只并没有受到影响,依然一刻不停歇地来来往往。
宁兮带着
孩儿在码
和街巷间穿行,街道旁有不少蕃商摆的小摊,还有一些船员的临时摆摊,上面有无数来自各地的特色产品。
宁兮在搜寻红薯和玉米的时候,也算是好好满足了购物欲。
身后几个军士手里抱满了东西。
下午,几
在一家茶馆休息,边喝茶边听说书先生讲述,从京都那边传过来的话故事。
这个故事比京都那边宁兮编的原版,又要圆满许多,听起来更吸引
。
这时,一个身高体壮的男
从茶楼边缘绕到宁兮身后,“郡主,找到您要的东西了。”
宁兮高兴不已,直接扔了锭一两银子的元宝,到说书先生台子上,起身离开。
说书先生也挺高兴,忙向宁兮躬身道谢。
“在哪儿找到的?”宁兮问道,她在码
逛了一天,都没找到。
“回郡主,是在附近一个村子找到的。
您说那个东西很可能从海外来,我们想着海外的东西,肯定不会光明正大出售,便想着去附近的村子问问。
结果还真在一农户家里找到了。”
说到这里,军士又面露难色。
“怎么了?”
“郡主,那户
家应该还有不少存货。但他们害怕私自出海会被降罪,始终不肯说出东西在哪里,我们只拿到了几个红薯和玉米。”
军士从怀里掏出一小节沾着泥土的红薯和玉米粒。
宁兮一看,就是她熟悉的红薯和玉米。
“我亲自去看看。”只要能找到东西,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军士的带领下,宁兮一行
出了城,直奔城外的村庄。
半个时辰后,到了目的地高山村。
这个村子看上去还不错,虽然
旧,但至少不会漏雨。
京都附近的村落也就这个样子。
听军士介绍,靠着平津码
,村里的年轻小伙儿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