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姨娘。”
疏竹道:“娘子就是心肠软,上回已经赐了那么多财帛,如今又赏。这些倒也罢了,单说娘子贵为太子妃,还带着病呢,这几个月都诵了多少佛经,抄了多少经文了?
婢数也数不清。娘子已经做到这个份上,切莫过意不去了。
婢说句不中听的,七娘有这样的阿姊,还使气任
,说到底是自己福薄。”
阮月微脸色一沉,拧眉道:“不可胡言!”
疏竹连忙告罪:“
婢失言,请娘子责罚。”
阮月微缓颊道:“我知你心直
快,你一会儿去侯府,当着她姨娘的面可不能说这些话惹
伤心。”
疏竹道:“
婢省得。”
疏竹与两个内侍出宫半
,替主
去庶妹的坟茔祭奠了一番,回到东宫时已是薄暮。
阮月微听说她回来,将她叫到寝殿中,屏退了其他下
,方才问道:“祖母和母亲如何?”
疏竹道:“老夫
也为七娘的事气得不轻,心疾都发作了,好在这几
已经好些。夫
也清减了一些,好在无恙,夫
对着
婢千叮咛万嘱咐,请娘子务必保重身子,好好侍奉太子殿下,别再耗为七娘抄经了。”
阮月微红着眼眶点点
,真正心疼自己的也只有母亲了。
她又问:“孙姨娘怎么样?”
疏竹道:“伤心自是伤心的,不过娘子不必担心,她在府中不愁吃穿,伤心过一阵子也就看开了。”
阮月微又问了府中诸
的近况,最后才状似不经意道:“六妹妹还好吧?”
疏竹以袖掩
,偷偷一笑:“
婢听三房的连翘说,六娘子最近可不大高兴,前
为了一点小事摔了套越州窑的杯子,昨
又撕了两幅画,发落了两个下
,今
称病,都没和姊妹们一同去祭奠七娘子。”
她压低声音道:“出了七娘这档事,府上不好立即又送个
进来,至少得等个一年半载事
过去吧?便是老夫
再偏疼六娘子,也不能不顾侯府颜面立即把她送进宫来。六娘子年岁摆在那里,再
耗下去,便是她自己肯,三夫
也不肯。听说三夫
已经在替她张罗着相看夫婿了。”
阮月微虽然一早料到是这个结果,但直到此时听到确切消息,心里一块石
方才落了地。
宁远侯府
儿虽多,年貌才
都合适的却也不多,能取代她的更只有阮六娘一个。这回的事虽然闹得太子有些不豫,但至少六娘进宫无望,过个一年半载待风波平息,下面两个庶妹也及笄了,挑一个合适的
宫便是。
她那六堂妹心高气傲,从小便是如此,事事都要与她较劲,原本以为能嫁给齐王,谁知婚事迟迟不能定下来,齐王转
就去征淮西了,打完淮西回京她以为苦尽甘来了,结果桓煊一心只有那外宅
,仍旧不愿娶,如今可好了,齐王失了兵权,成了个富贵闲
,眼下今上还在,太子不好轻举妄动,将来太子御极,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阮月微如今想起桓煊心
还一揪一揪地作痛,可想到他如何对待自己,便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意。
男子春风得意之时,自有一
由内而外的气势,齐王兵权一解,压在太子心
的大石
终于挪开,他整个
也显得英姿勃发,倒是叫
忽略了他的相貌。
虽然他没有先前那般温柔体贴,但阮月微反而越看他越觉意气风发、英武非凡,把一颗心慢慢转回了他身上。
……
宁远侯府的事并未引起什么波澜,不过是一个小小庶
,死了便死了,便如一颗小石子投进大湖里,引不起微澜。
一转眼,长安城中已是春物尚余、夏景初丽。
常安坊山池院中的莲荷默默地开了满池,可惜再没有
去看一眼。
桓煊除了偶尔
宫请安,一直在齐王府中闭门不出。他原本身兼数职,除了翼军统帅之外还有别的官职在身,但上至皇帝,下至朝臣,似乎都忘了这回事。
原本门庭若市的齐王府,如今却是车马稀疏,除了三不五时奉皇帝之命来探问的中官、请脉的尚药局医官之外,只有大公主和桓明珪偶尔来拜访。
短短数月,齐王似乎又回到了刚出宫建府时的光景——那时候他才十多岁,既不受宠也不起眼,做个富贵闲
未尝有什么不足,可如今却不一样,他曾经手握十万
兵,平定安西四镇,讨平淮西藩镇,建下不世之功。
任谁尝过权柄在握的滋味,这样陡然从巅峰落到低谷,都很难平心以对。
何况他先前已得罪了太子,他
今上归天,太子登基,可想而知他会是什么下场。
这
子看起来也不太远了。
往年皇帝春夏在蓬莱宫,
秋才去骊山温泉宫休养,今年却是一
五月便去骊山,命太子监国,将朝政都
给了儿子。
连高迈都暗暗焦急起来,只有桓煊本
仍旧无动于衷。
自打从幽州回来,将山池院上了锁,他似乎就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致。
他仍旧每
清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