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皇室退休生活

关灯
护眼
第36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着冲天辫的小孩看到了小伙伴,连忙凑了过来:“狗蛋,你说我们今天要学什么?”

“我也不知道哇。”狗蛋挠了挠,“我一个字都不会。”

另外一对牵着手的小男孩跑了过来,正是大娃子和小娃子两兄弟。父亲刘大勇站在了课室后面,显然是想要来旁听学习的。

大娃子:“二弟,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课,回去还要教给三弟呢。”

小娃子:“对哦,我也要给三弟讲课。”

底下的一群吱吱喳喳地聊着,比赶集还热闹几分。戊时整点的时候,不知道是谁重重地敲响了铜锣,冲击听觉的声音让众都安静了下来。

袁天罡带着徒弟走了进来,娃娃们都不敢再说小话了。尽管没有上过学,他们也隐隐约约地知道,在老师面前是要讲纪律的。

“同学们你们好,老夫姓袁,你们可以称呼我一句先生。”老道穿着常服,在课室中央的大木版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会儿还没有造出后世的黑板和笔,萧依依就派买来宣纸,把它钉在木板上,让老袁拿着毛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袁天罡写的是楷书,字体清逸端正,颇为赏心悦目。

下面的学生们看得大气都不敢出,不明觉厉,这先生真厉害啊。虽然不懂他在写什么,但是就是觉得写字好看。

村里的况,袁天罡都是知道的,娃娃们也不能像贵族子弟那样买得起笔墨纸砚。老道用眼示意了徒弟李淳风,吩咐他给小孩子们派发教学用品——

一根小棍子和一块石板。

小棍子的粗细和毛笔差不多,钝的一包了一小块布料,可以吸水,也耐用。娃娃们握住小棍子在石板上练习,能省下买纸的钱。

第一节 课只教授了“天”、“”这两个字。袁天罡这种专业棍,最懂得忽悠了。他不像别的先生那么死板,而是循循善诱,准备给大家讲了娲补天和娲造的故事。

他的语调灵活,时而提高,时而低沉,把天空了一个大窟窿的景描绘得跟真的一样,和专业的说书比不遑多让。众的心思都沉浸在其中,小孩的脸上露出了害怕的表

这天都快塌了,这可怎生是好?

躲,去哪儿躲?

“……只见娲以巨石为炉,又取五色土为料,借来太阳烈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三万余一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三万块五彩石将天补好。”

听到天空没有塌下来,生灵都活了下来,学生们和旁听的家长都送了一气。

“……话说娲娘娘啊,她嫌用手捏娃娃的速度太慢了,所以她把蘸过泥浆的藤条往地上一挥,数十个小泥点掉落出来,当即化作了小,跳了起来。为何有的丑有的美?美的都是娲娘娘之前亲手捏的,丑的都是她随意用小泥点变出来的。”

一边说故事,他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了方正的“天”字和“”字。

狗蛋听得迷,原来就是这样来的。他举起了小手,认真地向袁天罡提问:“先生,那夫长得好看,她是娲娘娘捏出来的吗?”

袁天罡:“……”

这装过火,没法圆啊。

“是的,这个问题狗蛋长大就会知道。”老道只好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

讲完两个故事,袁天罡喝了水,走了下去,指导学生怎样去写这两个字。天字贯穿了娲补天的故事,而字就更重要了,大家都是嘛。

不用老师监督,学生们都握住了小木棍,模仿着前老道的字迹,在石板上写了又写。水渍得很快,袁天罡给每个学生都纠正了一下握笔的手法,但这笔终究不是毛笔,让学生很难掌握好毛笔的写字力度。

老道叹了一气,不好说些什么。他能说什么?都怪太穷了。

很快就到了下课的时间,学生们把东西往小背篓一装,就跑到外面撒欢去了。

村里的土狗们看到主们从茅棚子里出来,都摇着尾迎了上去。老道看着这一条条狗尾,灵机一动,大声地喊:“大家,大家先别走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