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皇室退休生活

关灯
护眼
第10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们看着这乘云而上的黑烟, 连孩子们都拍手叫好, 觉得子有盼呢。

家里的大兄耶耶叔伯都去钢铁厂活了, 收可不低, 偶尔能给孩子们买点饴糖吃,甜甜嘴了。即使去不了工厂,去挖煤矿也是一条出路。

虽然这份活计又脏又累, 但县里的男们没有一个说要退出的。他们不怕活,就怕没活,厂里的工资准时发放, 从不拖欠, 还能包两顿吃的。

没有什么比这更令满意的了。

厂里的伙食虽简单,但在滕县里都是出了名的, 好多都想要抢一个工的铁饭碗,就是为了能吃个肚儿饱。早饭大多是河鲜做成的粥,舍得用火, 也熬足了火候,浓浓的一碗热乎乎的灌下去,整个起来了。再搭配个炸香的油饼或者油条, 咀嚼起来嘎吱嘎吱的脆,那声音脆得一屋子都听到了。

有些疼家里孩子的汉子,偷偷把分得的油饼赛进怀里,厨房大师傅看到了,也都友善地笑笑。

因为油饼里塞了红糖,是甜的!

孩子们都吃甜的,要是能吃到厂里的油饼,能跟小伙伴们吹嘘三条街呢。

“每逢五或十那,都会做油饼,迟了可就只剩下油条了。”大师傅好心地提醒道。

“欸,欸,谢谢您。”

那汉子连连点,掌握了这个小道消息后,每逢初五一十二十五的,孩子们三更天就爬起来,催促着他过来上工。

小男孩抱着父亲的手臂,撒娇着说:“耶耶,给我带个油饼回来嘛,甜的,冷了也好吃。”

“知道啦,小祖宗。”汉子穿上了鞋子,喝了水润润嗓子就出门了。他看着门框边扒拉着的孩子,笑骂了一句,“都不知道是不是前世欠了你,要吃要喝的,比养个小姑娘还麻烦。”

“我给耶耶养老,耶耶路上平安!”哼,小姑娘可不会给父亲养老。

汉子走远了,挥了挥手,表示听见了。他的心里暖暖的,嘿嘿,以后他就等着享儿子的福,让儿子养他咯。

三个月后,工厂总算把李渊要的厨刀做出来了。一排泛着寒光的刀具被挂在架子上,根据用途的不同,被分为片刀、文武刀、斩骨刀、砍瓜刀和不同型号的果蔬雕刻刀。

片刀主要用于切菜,能够将水果蔬菜快速切成薄片、细丝。这把刀的面积大,拥有适当的重量,落刀时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可以大幅提升准的剁切能力,是一把适合家常用的厨刀。

而文武刀既能切,又能斩骨,可谓文武双全,所以被称作“文武刀”。刀刃前端会尖锐些、薄一点,也更加锋利,适宜切菜、切;后段的刀刃稍微厚一点,适宜用来斩骨。江湖中传言的中国厨师靠一刀走天下,说的正是中式的文武刀,此刀可剁、可切、可刮皮,宽宽的刀身可以磨几十年。

斩骨刀,顾名思义,用途就是斩骨腿骨等坚硬的骨。斩骨刀的刀片更加厚重,开刃角度也大,为了保证不崩溃硬度不会太高,不求锋利但求坚固。

砍瓜刀嘛,其实就是后世的店里切西瓜和哈密瓜的大水果刀。李渊感到遗憾的是,现在西瓜尚未出现,不过这把刀用来砍冬瓜还是挺顺手的。

至于那六七把水果雕刻刀,那就是他这种新东方毕业的专业士才用的,平常家庭不需要配备。

好刀配好菜,有了这么一套刀具,李渊心痒痒的,埋进了厨房,就要大展身手!

还有什么大菜,能像冬瓜盅那样,把这些刀全用上的吗?

大概不多吧。

大唐的冬瓜大约有二十斤,比起后世的心培育的冬瓜品种来说,小了一圈,但也足够吃了。先把冬瓜的顶部切开,把里面的瓜囊和瓜籽都挖出来,尽量挖一些,预留更大的空间。

然后,把冬瓜开边缘左右各斜一刀,绕成一圈,作为花纹。再把整个冬瓜放进去锅里煮五分钟,消除那类似青的气味。

另一边,准备好瑶柱、虾米、鲍鱼、猪里脊、火腿、冬菇、荸荠等配料,类先焯水,再放热油和姜片一起煸炒出香味。处理完毕后,所有食材填回去冬瓜内,放八分满的水,炖一个时辰。

李渊是有些功底的,他用砍骨刀“刷刷刷”地砍下火腿,又拿雕刻刀在冬瓜上雕出“凤凰栖梧”的图案。

自觉用得很顺手后,他点了点,评价道:“虽然炼钢技术没有后世发达,但这套中式出道比啤酒国的刀具也差不多嘛。”

他有个野心,要把滕县的刀具打造成大唐的名牌!要每个路过的滕县的,都会自觉(被迫)购买滕县的厨刀!

就是后世去旅游那样,到了啤酒国就买刀具,到了霓虹国就买电饭锅,到了高丽国就买化妆品。

“喂,小张啊,你下个月不是跑滕县那边吗?给大姨买套厨刀呗,带水果刀的那个,不要雕刻刀。”

“什么?你不是去滕县?滕县不是隶属徐州的嘛,你去去徐州就是去那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