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宫粉黛无颜色

关灯
护眼
第四十四章 淮南事变(2)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天下那一,必拜如兄为一品公,上柱国,世袭罔替,阖家荫封。”

“我已经是一品公了。”

“我将淮南十四州全封与你,为淮南王,世代析珪胙土。”

“不敢,倘若贤弟功败垂成呢?我这个做马前卒的,慕容一氏岂非毁于一旦,汝太小瞧吾了,和慕容一家的成败比起来,一个嫡子我还是舍得起的。”

“嘿,我今才知道赵禝为何敢单枪匹马腹地,他是把老哥哥给吃透了,把你我二了一个死局,眼看着肥挂在顶,你啃不动,我咬不住,委实够损!”

“不管如何,我不希望预见淮扬城有一场浩劫。”

“为弟非动手不可呢,遇杀,遇佛诛佛!”

不得已之时,为兄只能割袍断义。”

“好!你是选择了小皇帝那一边,你别忘了,咱们同气连根,小皇帝何等猜忌你?我的兵马你境,大肆调动,这些你都没有上报,他会放过你吗,便是我败了,他后脚就得收拾你,若我侥幸胜了,也不会放过汝。”

“我可以置身事外。”

“如何置身事外?”

“我已道法净明,供奉三清,本就不该过问俗世纷扰,但求大哉至道,无为自然,劫终劫始,先地先天。过几九天应元雷普化天尊诞,我要上南山白云观醮告,开科仪大祀,即起斋戒闭关,稍事便去行宫告假,届时我的护城军兵微将寡,溃不胜战,不及你虎狼之师威猛。”

“小皇帝会允吗?”

“我便说为国祈太平醮,祝国迎祥,河溓海夷,他无理由不允。”

“我如何信你?万一我们两军战,我元气大损,你从背后包抄,给我一刀,渔翁得利,为弟岂非得不偿失。”

“怎样你才能信?”

“你南北两个大营今夜之前开拔,海子湾剿水匪,淮扬城十二城门全换上我的将领,你麾下的姚、余等六十五位皆是虎将,愚弟害怕呀,必须统统于我手,扣押做质。”

“贤弟拿我当三岁稚童了,你前脚收拾了皇帝,后脚顺手铲除了我,一箭双雕,我只答应南营北营剿匪,姚余二给你,其他的,我要留他们看家护院,拱卫大本营,保存我慕容氏的实力,但求你问鼎天下那一天,看在以前的分上,莫要苦苦相。”

“也罢。”

走出营帐,上马,到了山下隐蔽处对慕容康说:“就这一两了,你告诉城中和各城门的兵士们,邢家的攻城的时候,稍作抵抗便可,要缴械要关押,都依着他们,待行宫那边起来,你带一队上观音山,那有个小山寺,你哥哥就关在那里,务必毫发无伤救他出来,我即刻去行宫,请旨剿匪,让茂林带南北二营海子湾,到了目的地,摆脱了邢家的眼线便立时折回,与东西两营会合,他们必然在夜间行动,待晓时分,想必已分出了胜负,是勤王救驾还是兴兵起义,都有余地,行宫的仗不论谁赢,我们都要有足够的实力威慑,他们刚经历大战,必然不敢再起争端,还有府宅那边,三四个时辰一换岗,时刻警惕,莫让钻了空子,挟持家为质。”

慕容康:“儿子遵命。”

到了行宫,直竹烟波月堂,皇帝刚用过早膳,在御桌前批阅几个加急送来的奏章,握着朱笔,慕容槐虽恩赐御前免跪,但从不逾越,行罢礼,言奏了来意。

“臣几年前就已是修行弟子,诚为国祈太平,时和年丰,为家祈兴旺,子孙绵绵,为已祈天寿,鞠躬尽瘁,今普化天尊诞,不得不还愿,斋戒沐身,演科仪祭典,望陛下恩准告假几......”拱着手,姿态端正恭顺。

皇帝搁下朱笔,笑的和蔼:“卿仙道风骨,让朕往不已......”寒暄了几句,允了。

慕容槐又道:“楚州濒海有一处礁石湾,历来被水匪盘踞,易守难攻,时常滋扰沿海几个渔村,进来又劫掠了村庄,还伤了十几条命,臣请派亲兵过去,联合府兵共商围剿之计,务必铲除殆尽,臣辖下支使程应和几员将颇熟水战,请陛下......”

皇帝道:“那个地方朕也听说了,此等悍匪,早该剿灭,准了,告知程应,除恶务尽。”

慕容槐又跪地磕了个,谢过恩,告退。

待他出门,皇帝敛了笑意。

襄王从屏风后出来,不忿道:“这老狐狸,准备观望到底了。”

皇帝冷笑了一下:“为自保,无可厚非。”

刀已磨锋,就看谁的最锐利。

七月初九是个天,没有风,空气闷热的像在蒸笼,定柔坐在院中石桌,百无聊赖地看着天,莫名心慌起来,握着纨扇手心腻腻都是汗,不停扇风,丫鬟取来风叶扇和冰盆,转动起来,略微有了凉意。

行宫水榭亭,棋盘上已星罗棋布,缓缓睁开阖着的双目。

坐在乌木椅中,极目远眺,天际四垣阵云厚积,一丝缝隙也无,据说这是大战前的征兆。四衢八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