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艰难在宋时

关灯
护眼
第501章 天意弄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皇宫,周蕊徽正在考虑、犹豫着下达一个艰难的命令。

时大元天狩十二年,公元1267年盛夏,在周凝蓉归藩后的数个月后,周蕊徽正式册封秦王周丰为太子,以国家储君之荣主东宫,彻底斩断了关于国本之争的最后一丝念想。

但是,一厢愿是最符合当时周蕊徽想法的最好词语。

周丰这个太子当了两年,两年时间里在周蕊徽本的强力支持下,在军队方面周丰勉强得到了全体帝国军的支持,之所以用〔勉强〕这两个字,是因为出岔子了。

大元虎狼之师可以分成三份,驻京三大营,边军三大营,营十军,加上数少作用不大的海军兵,总计数十万众。这数十万众里有部分是周丰沐的脑残,只是部分,还好。最意外的是军将士对周丰的态度,玉、秀丽、红川十个军十万甲,支持周丰是支持了,但支持的来源则是周蕊徽要她们支持太子,也就是忠诚是绑定在对周蕊徽忠诚上的,属于主协议里的一个边边角角的临时协议。

军是什么想法周蕊徽很快就能明白,不过她乐见其成!为什么?因为周蕊徽设立、扩编军的目地!

主要目地消失,军最大用处也就消失,非常正常。

也许周蕊徽动过〔能顶半边天〕的心思,但周某快五十岁了,省省吧,别折腾了。

除非大元代代君王是,而真要成这样,江山还要不要了?

如果军队是周丰的主场,是他的绝对优势所在,那么民间、官场、宗藩外藩,周丰就很难争过周丰沐。

民间不用说,周蕊徽不得不承认,自己和二儿子绑一块儿,根本撼动不了大儿子在民众中的能量。

曾经民众是很支持周蕊徽的,但无限的战争,一次次的开土动工徭役,民众不耐烦了。加上打天山北麓之战,特别的摊派加税,江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对士林集团的屠杀,以及施政松懈导致的贪腐反弹,命的官吏越来越多(谁都想学青藏国相陈许),民众的敬畏,只剩下畏了。

官员更不用说,军方集体站周丰,牧民官们和部分军官站周丰沐,哪怕他们曾经都是军,只是因为伤残、年老等关系转业接触民生…………

藩国们则是周蕊徽还活着,支持周丰,但论真心实意支持者,青藏王周凝蓉是其一,滇王杨妙真老姐姐是其二,大漠南北的诸侯是其三。原诸侯是因为和周丰打仗建立的关系,杨妙真则是因为周凝蓉了,毕竟那晚将们该不该说的都说了。

有周蕊徽帮衬着,周丰竞争不过打个五五开,正是不知道到底是怎么解决尴尬的时候,在两年里老天爷让周丰更加的尴尬。

天狩十一年,元南洋大都护樊忠病逝狮城,周丰一大强有力支持者离开世,还空留出了南洋大都护这一控制马六甲海峡、掌管对外贸易的大肥缺,不可谓不是个打击。

细数周丰的铁杆支持者,严忠济是一个,消耗山东严家的积累帮他拉拢边军将士;另一个就是樊忠,帮着看好励图治下的南洋。真就两条胳膊,断了一条。

还没完,大元朝廷的老龄化开始,自然的伟力帮助着换新血,老臣们开始退休。次年,天狩十二年本年,北有总督杜琼明逝世、朔方镇总兵官扈祥猝军中;南面又有镇南将军周昂急报,汇三道兵马四万步骑进剿四明山区反贼,屡有斩获,然不幸江浙总督周通身中贼毒箭,毒发身亡,马革裹尸归藏杭州城。

杜琼明、扈祥、周通……镇长、亲戚和泼皮,都是周蕊徽简拔于微末的老臣子,一点点磨砺提拔锻炼成名震天下的朝廷大将,各个都封妻荫子爵位在身,创造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辉煌故事,今却都走了。

还没有从伤痛中缓回来,周蕊徽又一次遭到舆论的压力。

不过这一次跟陈宜中一点关系都没有,是真的由老百姓自发炒起来的。

都说蜀道难,难的是北面,出蜀是崇山峻岭间的栈道,亦或兼有水运,艰难程度及不利于对四川的开发。大元是兼具商业的王朝,四川有蜀锦,有桐油,有上好井盐,但每次商品出蜀大都走长江三峡,千里江陵一还。出还好,可呢?商品蜀,东面水运逆流没纤夫不行,北面又是什么鸟毛路况?工成本忒高。

所以周丰想开个副本,利用北面的蜀道改良改善,拓宽道路修整水利,让四川道形成北进东出的形式,同时也给高原上的亲妹妹吃波政策的福利。

心是好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和杨广一样。

开山扩路在有粗火药充炸药况下是比秦汉时纯手工要友好些,但是大元还不是工业时代,平地上修个路摸摸水泥什么代价?那个又是什么代价!

民怨一下子沸腾,然后这群〔刁民〕们开始嚷嚷〔要是及时雨是皇上该有多好呀…………〕之类的话。

这种能代表民意的话传进宫里,已经铺好路轨的周蕊徽安能不对亲手儿子起杀心!

母亲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