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牛吏

关灯
护眼
第73章 73.三日之约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将士们都卸了甲胄,靠在凉处歇息,有军士生火造饭,准备饭后再来一次最后的总攻。

炊烟刚起,忽然坞门大开,数百骑兵杀出,直接冲进诸葛稚的大营里来。卫士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马匹惊散,虽然都是老兵,也被惊得够呛,急急忙忙穿戴好了,上马去追,家早就跑远了。大热天的折腾个来回,体力都严重透支,士气跌落到极点。

王二楞子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不知从哪跑出一群,在营中喊杀一阵,四散而走,搅得大家疲惫不堪。

依这个状态去攻城,做梦吧!这仗是没法打了。

等到晚上依旧攻城无果,皇帝陛下召见了二

同样是吹过法螺的两个,牛皮了的时候表现完全不同。

王二楞子叫嚣只要再多来几天,他一定能登上东坞的墙,砍下蔡兴的脑袋。诸葛稚只是一言不发,看来卫尉大还是要点脸的。

皇帝陛下问王二楞子:“你被从背后偷袭了数次,知道敌兵是从哪儿来的吗?”

王二楞子摇得像个拨鼓一样,“不知道,真是怪,坞门关得紧紧的,没见有出来,是不是还有一伙?”

皇帝气乐了,“打的是什么糊涂仗!牛得,你告诉他!”

牛得道:“王巨,我奉陛下之命沿河巡视,正遇一伙贼离船上岸,我们上去冲杀了一阵,杀死了几个。。”

“我就说还有一伙儿,原来是水贼!”

牛得也很无语,智商短板弥补起来太难了,“哪里还有一伙儿,就是东坞的贼!”

石里坞和东坞都紧临渭水。石里坞面对着一片广阔的河面,水势平缓,河岸稍稍向外凸出,形成一个天然的河港,港内可停泊大船。东坞面临的却是一条从渭水分出去的曲折水道,只有小船才能进出。

每次东坞都是派乘小船出来,找个隐蔽的地点上岸,再伺机从赤眉军背后杀出,出其不意,屡屡建功。

石里坞和东坞时有往来,尤其是其部下,有时还会更换主。石里坞以私盐贩子和盗贼为主,还有大量失地的流民,东坞的组成却更复杂一些,有蔡氏宗族、有依附于蔡氏的乡民、还有一些招募来的亡命徒和流民。

如果说是石里坞是一伙纯粹的强盗,东坞则是半乡民半盗贼。

这几天战场上打得火热,刘盆子也没闲着,派沿河岸巡视,安抚附近乡里;招募水手,开动石里坞的大小船只;收编俘虏甄别使用,将强盗中的年少者充实羽林军,又择其壮者三千整编成“石里军”。

这时候也没法子计较他们是强盗还是土匪了,这年的强盗绝大多数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赤眉军还不是一样?而“石里军”对于接受整编更是无所谓,只要有管吃管喝,谁还在意换个东家?

整编“石里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攻东坞,“石里军”对东坞知根知底,他们的亲朋故旧很多都在东坞,这要是不开展点间谍战、心理战,简直是费资源。

几天的收获大得超乎预料,小皇帝如今对东坞志在必得。眼看着两个二货还在往那面城墙上堆,皇帝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召了他们过来。

“三天已到,你们两个别再打了,回到营中整肃军队,明天一早等朕的军令!”

诸葛稚霍地站了起来,众都看着他,难道这位要毁约吗?谁料诸葛稚只是行了个礼,“谨遵陛下圣命!”又霍地坐了回去。

受了什么刺激了这么一惊一乍的?

王二楞子还在发愣,“陛下,不打了,那是要撤军?”

“这几天损兵折将,要是不把它拿下来,岂不有损我军声威?你们放心,三天之内,朕要蔡兴自己乖乖地把东坞奉上。”

“不可能!”王二楞子绝对不信,他泰山第一猛将都打不动的坚城,怎么会自己出来投降。

“你不信啊?那这样吧,朕也与你也打个赌,三天内朕若是拿不下东坞,你便能赢得一个难得的和当今天子流箭术的机会……”

王二楞子脸色大变,几乎是嚎叫道:“陛下威武!三天内一定能拿下东坞,臣信了,信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