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牛吏

关灯
护眼
第121章 120.两个障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大汉丞相徐宣决定一天不出门,好好地歇上一歇,反正现在也无处可去,一旦出了大帐,必定会被手下团团围住,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诉新军法,徐丞相才不想惹这个不自在。

可怪的是,今天竟然消停得很,完全没有昨的喧嚣吵闹。

昨天这个时候,就连他身边的侍卫都不安生,偷偷地议论新军法,可今天气氛完全不对。安静,完全恢复了平的安静。只是这习惯了的安静今天竟让大汉丞相颇觉不自在。

虽然赤眉军中没有文书,徐宣还是习惯将一些重要的事做些记录,记录用的竹简就放在帐篷一角。崔老实的二子崔苗将竹简搬到案上,准备好了笔墨。

徐丞相走到案前坐下,似是不经意地问道:“今外面景如何?”

崔苗垂手答道:“回丞相的话,今无事,与平常一样。”

徐宣松了气,“好!好!无事就好!”

他提起了笔,正想在竹简上落下,忽地又放下,说道:“今果真无事么?将士们可还安定?”

“回丞相,今营中安静得很。”崔苗觉得丞相今天很怪,好像是等着外有什么事似的。

“没有议论新军法吗?”徐宣忍不住直接问了出来。

“回丞相,今比昨安稳多了,们都说,陛下所颁新军令是遵明旨意,要保全长安一城百姓。既是明的意思,将士们便无话可说了。”

“意?什么意?”徐宣有点不明所已,他知道昨晚有一场降仪式,可是并没有去看,也不知具体的景。

“丞相,昨夜陛下请,问其约法三章之事,城阳景王上身师,警告全军,长安乃是明先所在,不可虐荼毒。”

“有这事儿?”徐宣心里有所怀疑,明真的是这么说的?可他立即摇了摇,努力把自己脑中的想法驱赶出去。

信鬼到了令发指的地步,随便怀疑都是一种亵渎,即便是大汉丞相,见多识广的徐宣也不敢妄自猜测。

“那今将士们都在忙什么?”

“有的在收拾行李,准备进兵长安,有的在到处借钱,想要还羽林足协的债。”

看来这个新军法算是顶住了第一的风波,大概站住了脚,大家或愿或不愿,都已经开始接受了。

徐宣完全没有料到,只过了一天,事便发生了这种反转,看昨景,仿佛几十万就要散伙了一般。

不得不说,请明来做靠山是个再合适不过的法子,明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于明,只有绝对的服从,众有再大不的不满也不能去找明算账。

徐宣简直有些佩服小皇帝了,他那十五岁的脑袋瓜子到底装着多少天才的主意?

有这样的皇帝,难道赤眉军的天真的要变了?

徐宣再也坐不住,放下笔起身,刚要出帐去找樊崇,迎面碰到临沂将军贺长年。

本来丞相下令任何也不见,可贺长年不管这些,只管低往里闯,因他是丞相的亲信,侍卫们也就没有死命拦着。

“丞相,丞相!这什么军法,你也不管管!就由着他们瞎折腾。”贺长年一见面就扯着脖子吼道。

临沂将军贺长年对于禁盗之事十分抵触,他甚至和全营将士一道骂娘,痛斥新军法的不是,在他的带动下,临沂营成为抵触绪最激烈的营之一。

可只过了一天,营中的气氛便发生了变化,现在虽然还有在愤愤不平,却远远不及昨天那么声势浩大。大部分将士都平静下来,转而开始谋划着以后的子。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将士们安定下来,贺将军却觉得有些烦躁。索也不在营里呆了,直接跑来找丞相告状。

“你看看你,成什么样子,都做将军的了,还是这么莽撞。”徐宣表面上是责备,语气中却透着亲近。

“正好我也想知道营里的景,现在怎么样了,还有闹吗?”

“这些没血的东西,就闹了一天,今天就消停了,都想着给小皇帝做顺民了!”贺长年很是气愤。

“你呀,你这个脾气还是收敛点,现在陛下的心气很高,一心要正军法,正想找开刀,杀一儆百,你约束好手下,不要顶着风上,撞到他的刀上去,否则我也不好为你说话......陛下如今风正劲,连御史大夫都让他三分。”

徐宣开始殷殷地嘱咐,生怕这个亲信有什么闪失。

如果是昨。甚至是方才,恐怕徐宣也不会说出这么一番话。那时他想的还是新军法肯定施行不了,他徐宣不说是推波助澜,至少会默认着贺长年去闹。

贺长年本来是想找徐宣撑腰,万没想到丞相居然是这个态度,顿时有些泄气。

“哼,他们愿做顺民,小皇帝不是照样吸他们的血?营里有多少欠了球债,不劫掠怎么还?等到进了长安,见到金山银山,我不信就有忍得住!”

徐宣从心底里认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