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牛吏

关灯
护眼
第300章 299.护羌校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临近过年的时候,有一个给添堵的坏消息传来,先零羌首领封何叛,金城、陇西两郡告急。

其实羌这事儿还真是怪不得羌,在大汉说是“叛”,在羌却是“回归”。

是古代对于西部游牧部落的泛称,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周朝开始,羌分化,一部分与华夏融合,一部分西迁。羌以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为中心,依着地势,在群山之间形成一个个零散的部落。

大概在战国后期,羌开始进河西,此后匈崛起,河西走廊也是匈的游牧地。匈强大,役使羌,双方经常一道骚扰汉境。

汉武帝筑金城,开河西,驱逐羌胡,羌只好向西南逃遁,去环境更恶劣的高原上讨生活,而匈则向东向北退回到大原上。

河西归汉,对大汉来说,是战略上的巨大成功,河西走廊不仅沟通了大汉和西域,打通了东西方的联系,而且将匈和羌隔绝开来,使其不能联合行动。

大汉的扩张是无止境的,汉不断前进,羌不断后退,他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原来水丰美的家园只能出现在部落传说中,或者是每个羌的梦里。

所以说羌的所谓反叛是被迫的,他们要生存,要夺回家园,这是弱小民族和落后文明的无奈抗争,对于高级文明的大汉来说,对这种叛是理所当然要狠狠打击的。

护羌校尉牛邯原本是隗嚣的部将,隗嚣对羌的政策就是安抚,借其兵用于征战。牛邯却没有继续这些,而是毫不迟疑地出兵,也确实打了几场胜仗,可不幸的是,还没等到取得决定的胜利,牛邯竟然受伤了,战报上称其“大腿为流矢所贯”。

牛邯回家养伤,平羌之事拖了下来,陇西太守王遵和金城太守库钧请求皇帝重新任命护羌校尉。

这两个太守的本事加起来也没有马援一个大。

他们不能快速平息羌,两个只是固守要塞,虽有兵,但对山谷间来回流蹿的羌毫无办法。

平羌难的不是打胜仗,因为几十万羌到处跑,总是能抓住几拨痛殴,但是却很难取得决定的胜利。去年马援平羌是直接端了他们主力的老巢,才一举获胜,让羌消停了一年。

如今马援为定蜀主将,正在汉中与公孙述军激战,总不能把他调回来去平羌。难道大汉只有一个马援堪当大任吗?

皇帝将护羌校尉选之事付朝议,众说纷纭,却没有议出一个众望所归的选。

皇帝心道,才难得啊。

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他一直觉得水分比较大,但是现在想一想,还是有几个颇为厉害的,不过是刘秀更加厉害,没有显出这些的本事而已。

他突然想起,其中最厉害的之一现在就在长安,已经在牢里呆了一年了。

皇帝下令召见寇恂,召见的地点在广阳殿。

寇恂进殿,见皇帝正站在一个沙盘旁边,俯首看着。

他见了礼,走上前去,皇帝看着他,笑了,“寇卿,你胖了!”

寇恂坐了一年牢,完全不像一个犯,每天好吃好喝地招待,竟然养胖了不少。

寇恂叹道:“臣乃待罪之,百无一用,蒙陛下厚待,岂敢不长些,以谢陛下款待之乎?”

皇帝哈哈大笑,说道:“谁说卿百无一用?朕欲用卿为护羌校尉,驱逐羌胡,保境安民,可乎?”

寇恂军政才能皆强,闲置一年太费了,可是他已是上了河北朝廷烈士名单的,如果大张旗鼓地任用,必然会对其尚在河北的家族产生不利影响。

这也是寇恂执意要住在牢里的原因。如果刘秀的报工作做得和刘钰一样好的话,有可能已经探听到寇恂的去向了。

若是把寇恂派到遥远的西部,在偏远的角落为大汉守边,远隔万里,河北朝廷很难知道。就算万一知道了,家是为国家守边,并未与原君主做对,刘秀也未必会拿寇家怎么样。

这样既能发挥他的才,又能为朝廷解忧,岂不两全其美?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皇帝还用了一招,改变身份。他说道:“朕欲为卿赐名,姓荀,名彧。这个名字。。。可是一个智者之名。”

刘钰偷三国名有点偷得上瘾了。

寇恂立即下拜表示接受,之后指点沙盘,就平羌之事,侃侃而谈,所谈无不中肯綮。

皇帝心中了然,寇恂大概早就已经闷不住了,或者一直在暗暗地关注时局,等待机会。

这时寇恂还在说:“羌无君长,各不统属,喜内部仇杀,虽暂时解仇,一致对汉,但内部矛盾重重,联盟并不稳固。大汉若要平羌,正可分而化之,拉拢其中的罕开羌、烧当羌等众,赦其罪,加以封赏。凡是自行来投的,都赦免其罪过,再以厚利诱之攻杀有罪的先零羌豪,羌贪其利,必然互相杀伤,其仇愈后便愈难解仇。”

“陛下!”寇恂说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