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手生香

关灯
护眼
第38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又过了三四,小双儿生龙活虎起来,积极主动,眼里有活儿,手上有事儿。

帮着含钏打井水、除雪除、收拾料理屋子,动作麻利净,力气贼大!

含钏是膳房“练家子”出身,在姑娘里比力气,她可从来没怕过谁。

但当含钏看到小双儿轻而易举地抬起舂米的石臼后,不禁心中感叹。

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

这石臼有五六十斤吧?

含钏都害怕石臼把小双儿崽儿似的细瘦胳膊碾碎!

多了小双儿,宅子里的事儿便轻松了许多。

含钏手上还剩五两银子,给小双儿请诊抓药花费了一两七钱银子,这还是短了胡太医的出诊费和善药堂碾药劳工费的结果。

含钏要在五两银子的范畴内,置办碗筷、木桌、椅凳...翻新墙面、地板...还要买食材、调料、锅碗瓢盆...

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腊月八,腊八节。

这是白爷爷圈定的子。

说是若错过这个开业的子,含钏的食肆生意必定一蹶不振、赚的比花的多,最后走向倒闭的渊。

嘿,在宫里,含钏还没发现这小老儿竟如此迷信。

腊八,含钏起了个大早,翻出小食摊车,带上小双儿,重新踏上了宽街的征程。

“时鲜”小摊儿一现身,拿着玉面尖儿吃着的张三郎瞬间出现在含钏身侧,语气哀婉,充满了对负心小娘子的控诉。

“你还知道回来呀!”

第六十二章 腊八粥

含钏被突然窜出来的那只脑袋吓了一大跳,定睛一瞧,原是张三郎。

见着久违的老熟,含钏开心招呼,“您用朝食了吗!”

紧跟着便顺着看见了张三郎手里捧着两只玉面尖儿。

嗯...怎么说呢...捉之感大抵如此。

张三郎略显尴尬,把小小巧巧的玉面尖往随从手里一藏,决定先发制,“你这小娘子,做事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好一个小摊儿做几又不做了!把爷味养刁了,如今吃啥都味同嚼蜡!”

您嘴上还挂着玉面尖馅料的油呢...

含钏伸手拿了个粗瓷碗,抵住铜壶倒了满满一碗递给张三郎,“请您喝腊八粥。”

这还差不多。

张三郎端起碗,啜了一,眯着眼满足地点点

好喝。

“时鲜”小铺煮一碗腊八粥都卓尔不凡。

腊八粥是老传统了,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果一起煮成的。果里大的是红枣、桂圆、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等等,小的便是各类豆子,红豆、黑豆、绿豆、黄豆,小火熬制,将糯米粘稠的感煮进粥里,果香甜的味道煮进米里,沉水红糖甘蔗制成后的甜与厚也在同一个大碗里。

张三郎两喝完了,探了个脑袋看,没见着以前的煎饼铁裆,或是糕点图册,反倒被含钏身边那根豆芽菜似的丫塞了张纸在怀里。

张三郎眯着眼看。

的字隽永有力,下面还画了一副微缩的地图。

一张纸就几个大字儿——“时鲜食肆”开张!地图画得横平竖直,在食肆处还画了一棵小小的树。字体古拙静好,地图细致规矩,特意选的厚重不易的罗纹纸。

有点意思。

张三郎按着纸抖了抖,“啥意思?自个儿开食肆了?”

含钏笑着点点,“托您的福,在东堂子胡同盘了处宅子,今儿个借腊八的喜庆开业试试水,如今还没放开,只给老食客们透透风儿。您若今儿个有空,请您来尝尝菜,凭着单子,享菜品八折,酒水九折,还给您发一张至尊木牌,您若觉得好吃,凭着木牌和您本都可以直接座,无需排队。”

别的食肆拿无需排队作为噱勾引他,张三郎一准把他揍出煦思门!

这小姑娘承诺他无需排队,他还挺高兴的——想他张三郎吃遍北京城的主儿,素吃这姑娘一饼,还得老老实实排队拿号,若来晚了,一百张饼卖完了,还看得摊儿上有无剩余的食材,若有这小娘子就帮他煎一个,若没有,那也只能明儿个请早...

张三郎拿着单子细看了看,点点,“得嘞,下了课一准去!”

含钏拱手作揖,谢过了。

“时鲜”小摊儿重新开张,一溜熟客过来问,含钏送出去了五十来碗腊八粥并五十来张单子,都是熟客,一听含钏开食肆了,连连拱手恭喜,珍宝斋二掌柜的一见那单子,连声承诺,“一定来一定来!今儿个某带上妻儿过来与您捧场!”

开玩笑!

这姑娘哪儿出来的?!

宫里

做煎饼都是无奈之举,杀机用了牛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