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手生香

关灯
护眼
第59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一桌子,都是姐姐妹妹。

声音传到柜台后面,含钏笑意盈盈地支棱个耳朵听。

这是街坊里家里有考生的家,松了劲约在“时鲜”聚一聚。

含钏特意送了一斤金波酒助兴。

酒过三巡,拉提特制的一大盘端了出来——一个特别大的瓷碗,特别宽,度却很浅,铺在瓷碗里,还有炖得软烂的土豆块儿、洋葱、大葱、绿椒、辣椒和许多样连含钏都不认识的香料。

都是拉提自己去东郊集市里靠鼻子嗅出来的。

这些香料上桌之前,含钏分成两份,一份拿到善药堂请大夫过目,一份贴了礼信请胡文和拿到胡太医跟前过目,两边都点了后,含钏还自己吃进嘴,亲身试试有毒无毒。

她还活着。

所以,这些香料上了桌。

那大盆一上桌便占据了大半张桌子,便引来夫们一阵惊呼。

这一大盘色彩鲜艳、爽滑麻辣的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冯夫吃眯了眼,太香了!这一大盘,不同于江南菜的婉约,也不同于四川菜的侵略,更不同于地道北京菜的浓油赤酱,吃进就像坐在了广阔的大漠中,砂砾里燃起旺盛的篝火,篝火边竖着焦香的烤...

“是西域菜。”含钏介绍道,“今儿个才将香料尽数配齐,您几位夫一位吃到新菜的食客。”

冯夫抿着嘴笑起来,“是我们的荣幸!”

含钏特别喜欢冯夫

时时刻刻都在笑。

说起自家余举子,一一个则成,亲热得简直不像是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成亲的夫妻。

含钏也笑道,“有您几位好邻居尝菜,是儿的荣幸!”

又寒暄了几句,含钏就走了,一转却听身后的桌子,冯夫一个激灵,声音低低的,“考试前,参考的学生有吃贺掌柜送过来的绿豆糕吗!?就是有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图样,有些是蟾宫折桂图样的!”

“吃了的!寓意这样好,我儿子考前,我专门拿这绿豆糕做的朝食!”

“对对对!寓意特别好!”

冯夫“哎呀”一声,“我记得前朝,宽街开过一家状元烧饼,进京赶考的举子只要吃了那家的烧饼,就很少有落榜的...再不济也是个三榜同进士!”冯夫声音低低的,“你们说,贺掌柜这绿豆糕,会不会...”

这给们打开了新思路。

大家伙纷纷说起自家考生吃下绿豆糕文思如泉涌的具体事例,说到兴起处,还配之以生动的故事与夸张的语调。

这样也可以!?

含钏在原地愣了愣,转过,却见冯夫冲她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含钏抿唇笑了笑,遥遥地同冯夫作了个揖。

这种事儿,在余举子获得殿试第八名好成绩、进了翰林院编书后被传得更广了,余举子还带着自家夫拎着四只红彤彤的喜蛋来谢礼,含钏简直是哭笑不得,“您赶紧收回去!这关儿什么事儿啊!是您自个儿厚积薄发才考了好成绩的呀!实在是...实在是...”懒听书

含钏实在是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形容了。

这种事乎其的,一般带有故事和传质的吃食,要么靠编,要么靠骗,都是有运作的...

余举子却笑起来,“您别说,先前某去殿试,一位老翰林专门点了某的名儿问,‘那绿豆糕好吃吗?’——可见贺掌柜这进士绿豆糕的名传得有多远!”余举子和他家夫一般,闹的,瘪瘪嘴,作出一副特不好意思的,“也怪某不争气,若是某争点气,考个状元回来。您这绿豆糕,便不是进士绿豆糕了,是状元绿豆糕了!”

含钏一下子笑了出来。

再看冯夫看向余举子,笑如弯月的眼睛。

含钏笑得更甜了。

这就是夫妻间最好的样子了嘛。

这事儿越传越远,许多今次落榜的士子坐着牛车点名要买绿豆糕,食肆里就四个,八双手,除非一天不开店专门做绿豆糕,否则总有买到了,有走了空。含钏索就在门前立了块儿牌子,“若买绿豆糕,请或对诗一句,或颂词一首,或赋论一篇,且绿豆糕不单卖。若有实在有才者,馈送绿豆糕一盒。”

也就是说得在店里起码花上一两银子吃顿饭。

一两银子一顿饭...单这个条件,便能筛出许多了。

可也不能唯利是图嘛。

若您实在有才,诗词赋论都对得特别好,那也行,送您一盒绿豆糕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怎么辨别谁对得好...

含钏自己是没这个本事去评判的。

她能把字儿认全,已经是白爷爷教导有方了。

含钏在厅堂外,刷白了一面大墙,把士子们的诗词、赋论全都誊上去!给每一位落座就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