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国漫记

关灯
护眼
第166章 北府 2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临终之时,吩咐后事完全按教义来办。父母的感你是知道的,你爹爹怎能狠心违背母亲的遗愿?心中纵有一万个不忍,也只能含泪按教义办事。祆教的规矩你也知道,与咱们汉俗大不相同,你母亲的遗体已按教义归火,将择安葬,你爹爹怕你一时不能接受,这两天又是祭,没有立刻安排,明天就可以见一见,师兄和我都陪着你去。”他没有回答“经义”的事,却答应安排宝珠见武夫法体,可见后一事较为好办。

到突厥后,忠恕对祆教的葬仪也有些了解。无论何地的葬仪,其形式都与当地民众对生死的看法直接相关,天竺佛教、中原道家、突厥的萨满和西域胡的祆教都相信善恶有报,相信有地狱和天堂,好死后升天,坏下地狱,但各地葬俗却迥然不同。中原汉实行土葬,讲究土为安,来自尘土归于尘土;突厥实行火葬,去世之后停尸数,家亲属杀牛马祭祀,把尸体与牛马一块焚烧,然后取灰而葬,表木为塋,坟前立石;天竺佛教也实行火葬,唯有祆教主张天葬。

天葬曾广泛流行于西域,形式很多,有的是把尸体剁碎放置在高山之上,有的是倾倒于河流中任之飘去,有的是直接扔进谷,有的则是把遗体放置在祭坛之上,家送别后,任飞鸟啄食野兽啃咬,不再理会。西域祆教就采用最后一种仪式,教徒去世之后,尸体被放置到高山顶上的寂静之塔,禽兽食去皮血髓,最后骨被风化,体从世间彻底消失。

祆教随着粟特胡东来传突厥与中原,其本身教义主张节俭友互助,劝为善,倒有不少汉和突厥信奉,唯有这葬俗与两地民不合,遭受到猛烈抨击。多数东方民众认为这样的葬仪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信奉祆教就是归化于野蛮,更有居民因此而袭击胡,所以祆教要想在突厥和汉地传播,必须改变葬俗。五十年前,东传祆教众麻葛在突厥牙帐聚集,请示光明王意,最后允许进突厥和汉地的祆教徒改革葬仪。在汉地,祆教徒去世后先按佛家习俗火葬,然后以瓷坛盛以骨灰替代法体土葬。在突厥,祆教徒去世后先进行天葬,三个月后再收集法体遗骨,按突厥葬俗火葬,最后埋土里,立石纪念。突厥祆教之所以把骨期缩短为三个月,其中有向萨满教妥协的意味,因为萨满教的归魂期就是三个月,萨满认为横死之的魂魄会化为厉鬼,要在间游三个月才肯归位。

饶是做了如此变革,突厥和汉对祆教葬仪犹有抵触,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多次下令禁止汉民信奉祆教,信仰萨满的突厥也经常坏祆教教礼。

武夫随着丈夫了突厥,她去世之后估计是依照突厥祆教的习俗先进行天葬,三个月后举行典礼,昨天火葬,武显扬和宝珠父因为不是祆教徒,只能在教礼的次按汉习俗举行家礼,最后将骨灰土。现在知道了宝珠是武显扬的儿,忠恕这才想起她的许多习惯与突厥和萨满并不一致,她骨子里还是个汉,对汉来说,身为子而毁损父母遗体,那是大逆,可能武显扬怕她承受不了,所以才不让她接触母亲遗骨。

宝珠道:“你们心里不忍,不用你们陪,我和经义一起去。”许逊也沉默了,看来经义的事有隐。过了好一会,一直沉着的武显扬仰天长叹一气,缓缓道:“宝儿,你每句话都戳在爹爹的心上,我有亏于你,会用后半生来弥补,但无论你如何责备,我还是要告诉你,经儿不能来。”宝珠冷哼一声:“我知道你不会答应,他不过是你争霸天下的一个筹码,别说亲可以不顾,即使是他的命也可以抵押。”武显扬微微点,看着宝珠道:“宝儿,我们父多年离散,有些事本想过两天再谈,既然今天说到这里,我就把心里的话给你倾倒一番。你不必相信,也可以继续挖苦嘲讽,但我今晚说的话,不是以什么狗平南可汗的名义,而是以一个父亲的名义讲的。”宝珠又哼了一声:“平南可汗,好威风的官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