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因他是河北叛将出身,又晋升太快,朝庭对重用他还有疑虑。候君集很是欣赏苏定方,云州之战的后期几乎把一半军力都
给他指挥,现在他受了委曲,候君集心里不好受,把苏定方叫了过来,想安慰他一番,哪知苏定方根本不把这些看到眼里,反而向他讨教如何防守云州,候君集心中感慨:此
不汲汲于眼前,心思纯正,将来必成大将。
忠恕对封赏什么的更没印象。军中都在议论赏赐多少、勋册排名,一片喜气,怪的是都督候君集立下如此战功,又被天子厚赏,不仅没像过去那样张扬跋扈,反而沉闷了许多。忠恕和候君集

厚,本想去宽解他几句,又想候君集的见识风度胸怀不知比自己高出多少,自己只是
心,于是就没去打扰他。
其实忠恕并非多虑,候君集此刻心
极为复杂,有忧虑,有惧惕,有期待,唯独没有喜悦。这次代州军独力歼灭梁师都,完成汉地最终统一,可说是大功一件,但百姓死伤之多也确实触目惊心,候君集自己没料到会有如此惨烈的战果,估计出这个主意的陆变化也没料到,所以候君集不仅没为自己标功,反而向天子和李靖自请处分,他原以为按照过去的习惯,天子可能会公开下诏封赏他,然后下私诏责备他杀伐过重,前者是向天下昭示天子有功必赏,后者则是显示私谊,没想到天子给他拔高爵位,追加食邑,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这确实让他怵惕。
候君集非常了解李世民和李靖,这俩位都
于驭
之术,如果他们对你非常严厉,动辄指责,你反而是他们重点栽培扶持的
,如果对你客客气气,重赏勤奖,则可能已经不那么信任你了。他是天子当秦王时的旧将,又是李靖多年部下,对天子忠心耿耿,对李靖衷心敬服,相信他们不会因功而猜忌自己,那为什么没有一句责罚呢?大量云州百姓冻馁而死,等于给朝庭里的言官谏议们提供了一个
实,御史大夫萧瑀负责监察,他是李靖的多年政敌,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攻击机会,之后朝堂之上将不断有
拿云州说事,天子这次不责罚,是想在他
上悬一根绳子,警醒他不要倨功?他封了一等公,与多年老上司李靖爵位相同,食邑接近,又是三品禁军将军,如果再立新功,天子要升他职位,只有取代李靖做兵部尚书了。他自知与李靖差得很远,自己完全没这想法,但功高震主是官场的忌讳,就是李靖不在意,其他同僚也会侧目,自己不能不小心。打下云州之后,明年开春,必定面临与突厥的大战,突厥是天子最为
心的敌
,此战关乎大唐国运,自己可不能在这场决战中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