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火场日记

关灯
护眼
第33章 第33记:无明无夜,我与英雄同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不行,水位越来越低了!不出半小时吸水管指定浮出水面!到时候山上的水回流就麻烦了!”谢俊文的一句话,直接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他继续说:“吸水管得往处去!”

“班长,我下!”此时说话的张文,是去年8月份职的预备消防士。借着他灯的亮光,我仔细将他打量了一番。黝黑皮肤上刻画出清晰的廓,那双炯炯有的眼睛里闪烁着坚毅的目光,高挺的鼻梁是那么的引注意!我相信他在生活中对待身边就如同春风拂面的清新,在战场上又有秋风扫落叶般的脆。后来才知道,张文在职森林消防队伍前是一名五年退役的老兵。看谢俊文迟迟没有答复,他知道如果没有一个充足的理由,今天这水肯定下不去,“我真捣鼓不了这玩意儿,这泵要在我手上熄火了,再想启动可就难了!”

“注意安全,慢点!先用脚探,再往前迈!”谢俊文很了解手底下的消防员,哪些科目哪些科目弱他一清二楚,张文所说的确属实,他们职时间不长,新式水泵也配发不久,对于曾经毫无水泵架设经验的他们来说,在实战中作起来确实困难。

“得嘞,放心吧,我水好着呢,以前在部队可没少在野外下水!”话音刚落,他就利索的将鞋子脱下,卷卷裤腿拿着吸水管朝处走起,我虽看不清他的脚,但水面上泛起的涟漪表示他正慢慢的往前挪。

“停停停!可以了,够了!”虽然白天很热,但山里夜间的温度真的很低,我将手电光向他所伫立的位置,陪他说起了话。至少我认为有些光亮和声音,一个在水里不会那么害怕。自此开始,每隔十分钟他便会下水抖一抖吸水管,伸手在水中捞一捞顺着水流吸过来的杂或者垃圾,以免堵塞吸水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夜,有了大功率水泵的助力,前线的兄弟们无论是扑打火还是为常规灭火机具加水都方便快捷了许多,而张文的身影也来来回回的在水中和岸上穿梭,我本打算将他下水的次数一一记录,但随着夜犯迷糊,我也渐渐数不清了。直到次凌晨,橘红色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万顷山林迎来了一道曙光,他仍是赤着双脚,静静地站在岸边,随时准备下水。

谢俊文评价张文,“无论是考核比武,还是灭火实战,在架设水泵这一块儿,张文从未让我失望过。若我负责主泵,那他就是我最好的副手。”

曾在烈焰之中带我离开

2020年5月11,天气晴,28c,大风5-6级。

夜初静,已寐!

在火场的第三个夜晚,连续奋战的兄弟们已是疲倦不堪,在火烧迹地边小憩,每个都陷的熟睡中。作为一名新闻报道员,我有主动承担守夜任务的觉悟,和打火、攻险段的兄弟们相比,他们更需要休息。

夜空似藏青色的帷幕,点缀着闪闪繁星,让不由地沉醉。通信员高强睡不着,斜靠着一棵斑驳的老树,仰望着星空,似有所思。

“兄弟,和我聊聊?”我轻轻地跨过身边正在熟睡的战友,找了个平坦的位置挨着高强坐下,小声的和他白话起来。中午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这场战斗或许还长,他的心理疙瘩要不及时解开,迟早是个隐患。高强用力的揉了一把脸,冷静下来,一幕一幕的画面闪过他的眼前。

11中午12时,火场北线在阵风的作用下急速向隔离带方向蔓延,支队受领任务依托隔离带阻击火。李孝忠支队长带助理员张斯捷和通信员高强先期到一线勘察火,大部队在另一侧的半山腰待命。火场的风很怪,四面八方胡的吹,我甚至有幸用手机纪录到了一个小型的龙卷风从我身上掠过,黄沙四起,树叶飞扬。望着不远处升起来的滚滚浓烟,不止是我,所有都提心吊胆的凝视着他们三离去的方向。

“周毅仁周毅仁!组织水枪手下来!快快快!”对讲机里传来急迫的声音,那是支队长的声音。

他们遇险了!

“水枪手!快!跟我来!”特勤大队大队长周毅仁还没等水枪手过来,自己扔下身上的所有装备就朝着五百米外的火线冲去!我紧跟其后。由于火线在山的另一侧,我们对具体况一无所知,除了祈祷和奔跑,我们别无他法。再次遇到他们三,脸上布满汗珠和烟尘,尽管狼狈,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安然无恙。

“对于我来说,今天是重生,穷尽一生也无法忘记。”高强回忆着避险的场景与我娓娓道来:“当时风向稳定,火线只是稳进地表火,支队长带着我和张助理勘察作战路线,正当我们准备往回返时,这风就跟着了魔一样吹了起来,地表火发展成了树冠火,火焰足足有十余米高。我当时吓傻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脸上传来一阵阵灼热感,手脚早已不听使唤。”说到这儿,他越发大声,似乎吵到了熟睡中的战友。

我拧开一瓶水递到他面前,他抿了一,然后压低了声音继续描述着惊险的一幕,“支队长扯着我的袖子往后退,嘴里不停的说着‘蹲下蹲下!’空气变得滚烫,连呼吸都变得难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