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家通往三国

关灯
护眼
第0064章 艰难岁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南阳盆地的土地是出了名的肥沃,所以袁术占据南阳后,一时哪儿也不想去。更多小说 ltxsba.top荆州打不下来,洛阳一片糜烂,颍川和汝南他还不敢动,陈留、兖州、徐州又太远。所以他如今就安心在南阳种田。

然而袁术种田是需要手下的士兵用刀架着百姓的脖子去种的。所以南阳如今成了一个超大的监狱,不时有百姓流亡。

关中的况也没好到哪儿去。董卓回到长安之后,忽然失去了目标,不知该些什么,以前还有个李儒可以为他出谋划策,可李儒被他误杀了。如今那些公卿百官没有一个是真心为他活的。在董卓看来,这些都是一些胆小鬼,看见他就如同看见老虎一般,吓得浑身筛糠。这反而令董卓越看越气。

董卓见皇帝幼弱,百官战战兢兢,无所事事,觉得自己不应该饱食终。得做点什么事了。如今自己身为太师,什么事都不做,怎么叫治理国家?

于是他令司隶校尉刘嚣把那些不孝顺父母、不忠于皇帝、不护弟妹、不尊敬兄长、为官不清廉的,都抓起来杀了。不分官员还是百姓,都一视同仁,只要符合以上几条中的一条,就抓起来杀

董卓是希望把“坏”一网打尽。不过这道命令下去之后,判定一个是否有罪,全在司隶校尉一的好恶。再加上有很多借机对与自己有过节的打击报复,一时间诬告成风。许多不明不白地就掉了脑袋。

到了六月,关中发生地震,无数房屋倒塌,死伤无数。关中忽然多了十几万无家可归者。

董卓看着满大街的饥民,感到疼不已,心非常糟糕,于是一声令下,带着亲兵离开长安城,住进郿坞避暑。郿坞的仓库里堆满了粮食,足够董卓和他的亲兵吃三十年。在郿坞里也看不见一个饥民,董卓感到舒服多了。他就在这里遥控着长安,汉献帝要见哪个大臣,见好了,反正长安周围都是他的亲信在带兵。而汉献帝和公卿百官们则一个兵都没有,根本闹不出什么事。所以董卓非常放心地在郿坞享受着美酒与美婢。

在筑阳街,从南阳逃过来的农民和从关中来的流民越来越多。

周梁立刻令在庄园外施粥。大米粥里加了不少番薯和土豆和玉米粒,香甜扑鼻,吸引了许多。每天唐家庄园外都有好几百衣衫褴褛的流民。

唐保又奉命在这些流民里挑选工匠,两个月时间,唐家庄园的工匠又增加了两百多,还有五千多新增的庄户。如今唐家庄园的居民已经过万。

得到大笔劳动力和兵源,周梁非常高兴。不过庄园里已经比较拥挤了,房屋不太够。他把目光投向了西边与南边的山沟,这些地方还有不少山坡可以开发成农田。于是在周梁的资助下,这些流民自己动手,在那些山沟里建设自己新的家园。

周梁害怕再次发生瘟疫,很早就在庄园里推行了一套卫生规范,规定所有饭前必须用肥皂洗手,必须定时洗澡,尤其是到了夏天,最好做到每天洗澡。

筑阳因为紧临着三条河,水资源非常丰富,所以要庄户们养成卫生习惯还不难。

等这批新来的都安顿下来后,周梁在这五千里募兵三百。

这些新来的看见筑阳军校里走出来的士兵,个个抖擞,穿着净整洁的军装,每个士兵都穿着皮鞋,腰间扎着皮带,俨然是一副体面样子,不禁都心中羡慕。因此募兵告示一发布出来,就有许多出来应征。

如果全要的话,起码可以募到一千。不过周梁坚持兵贵不贵多的原则,严格挑选了三百。这样一来,唐家庄园兵力就已经达到了九百

流民四起,不仅仅给周梁带来了劳动力和兵源,也给筑阳带来了安全隐患。

筑阳西面和西南面都是大山,由于社会动不安,这里渐渐地滋生出不少土匪。不是什么都愿意老老实实地给大户家做庄户。

有一些平时身手还不错,如今家亡,甚是忿忿不平,觉得老天不公,朝廷可耻,富可恨,他们聚集在一起,落为寇,那打家劫舍的勾当,子反而比平时老老实实地种田要舒坦的多。如今他们洗劫一个村庄,就顶以前累死累活地一年的了。更何况还有呢,一个村子里的鸭鹅猪狗牛,够他们开半个月荤。

秋没多久,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收成,这样的子既高兴,又害怕。庄稼一年忙到不久等着这个子吗?可是手里有了粮食,就容易被惦记,尤其是这个粮食大过天的年月。

袁术的军队早就开始蠢蠢欲动,大肆征粮。刘表军也如临大敌,频频地调动军队,增派兵力。汉江上下游不时有刘表的战船巡逻。以防袁术突然南侵。

唐家庄园也收到刘表的提醒,要他们提高警惕,以免袁术派军渡江抢粮。

周梁常常带着郭嘉、魏延和路虎沿着沔水巡查。登上江边的箭楼,可以甚至可以看到对岸的飞狗跳。

“袁术看来不想在南阳呆下去的样子。”郭嘉通过望远镜朝对岸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