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升官手札

关灯
护眼
【82】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河间郡一事,老夫拿了五千两的家当给他填补亏空,本以为出了这事,他后官道上能稳重谨慎些,常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呵,他可倒好,一年甚比一年狂妄。”

韩坤作为儿子,品行再不好,也只能韩夫子这个当爹的能说他坏话,谢行俭作为外,带双耳朵听听就好,火上浇油的事却是不能胡来的。

因此,他缄不言,只默默的翻阅着手中的书籍。

韩夫子心里藏了不少的事,这回生病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如今谢行俭愿意充当一个良好的听众,韩夫子索将烦闷的往事一脑的倾诉而出。

原来韩坤前些年因御下不严、导致以韩坤为首的大小官员贪墨成风,最终被大理寺纠察,押京城后,太上皇景平帝怒,当即下令削夺韩坤等官爵,打天牢等候流放北疆。

也就是这时候,师娘宋氏来到泸镇痛骂韩夫子包庇林邵白戴孝科考反而不替亲儿子前程奔波。

韩夫子虽是前朝同进士,但好歹为官多年,官场上认识的贵只多不少,然而韩夫子一心只想让韩坤脱离官场,因此并不没有发动关系去为韩坤求

“都察院一把手徐尧律徐大,去年来雁平县找过你吧?”韩夫子八字眉一竖,笑看着谢行俭。

这事除了林邵白猜出来了,怎么连韩夫子也知道?

谢行俭微愣,转而点,“是有此事,夫子因知徐大是虞县出身,去年途径雁平时,见学生一面是为了感谢学生及时报官剿匪一事。”

韩夫子点,“徐大端正,屈尊礼待他的事他做得出来。当年老夫虽拒了他学,徐大却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处处关照坤儿,若不是徐大重审坤儿的案子,坤儿流放北疆的年限也不会改为一年半。”

“徐大作为都察院长官,监察大理寺案件是其本份。”谢行俭笑道,“师兄刑时能减去一半,多是大理寺误判在先。”

“话是这么说没错。”韩夫子沉吟道,“老夫致仕多年,官场上结的好友多也跟老夫一般退守归家,真正能帮坤儿言之一二的很少,而坤儿手底下的,大多是高门子弟出来混子的,出了事自有家族庇佑,所有的罪名都往坤儿身上丢,还好有徐大出面,才免了这场后怕之灾。”

谢行俭有些困惑,要说韩夫子不做官多年,脉缺失,这他都能理解,可师娘不是镇国公的儿吗?

光听镇国公的名,就觉得厉害,难道外孙出了事,镇国公能眼睁睁的看着?

韩夫子不愧是带了谢行俭多年的老师,一眼就看谢行俭心中所想。

不待谢行俭问话,韩夫子主动开解释,“你师娘虽为镇国公的儿,却不是嫡,而是妾室出身的庶。”

?谢行俭脑子里消化着这个词,他这辈子投胎农家,庄户家穷的都只能娶一妻生子,因而根本没联想过师娘在镇国公的地位。

不过想想也是,堂堂镇国公府怎么会拿尊贵的嫡下嫁给新科进士。

要说庶,那就说的通了。

在达官显贵的家眼里,新科进士虽作用不大,但却是婿选的最佳备胎,拿个儿出来吊着,总归是条脉嘛,说不定,进士了皇帝的眼,还能兴旺岳丈家呢。

每年殿试后,一甲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各高门争抢的对象,不过像韩夫子这样的同进士,价值就贬低了很多,却也不乏有小姐看上的,撸了直接回去成亲。

韩夫子遗憾在其貌不扬,虽是如此,最终还是抱得美归,而且还是圣上亲自下旨,可见当年镇国公在皇上心中的份量。

“今时不同往,太上皇是领兵篡得的皇位,本就不待见前朝官员,更何况改朝换代后,又迎来如今的新帝,新帝敬元帝年少有为,手段狠厉,除了武英侯这类誓死效忠的老臣,敬元帝削爵的削爵,免官的免官,这其中就包括镇国公。”

“镇国公府历经两朝三帝,其权力早已失势,上个月,坤儿从北疆回到京城,被一帮京城纨绔子弟欺辱,你师娘的子你是知道的,坤儿还没委屈,她倒是先委屈上了,使了银子叫打折了好几个公子哥的腿,事闹到了皇帝跟前,你师娘和坤儿为此都落进牢狱。”

“所以夫子才这般不顾身体将将病愈,就着急忙慌的赶往京城?”谢行俭当即收起笑容,“夫子可想到救出师娘和师兄的对策没有?”

韩夫子垂眸不语,好半晌才道,“此事你无须担忧,老夫虽是条烂船,敲敲打打却也有三斤铁,该打点的,老夫还是能找到的。”

谢行俭松了气,韩夫子是他的蒙师,意义非凡,他实在不想韩夫子因家之事心过度而损了身子。

韩夫子将收藏的几本书送给谢行俭,淡淡道,“京一事是迫在眉睫,老夫年岁已高,以后怕是要久居京城了,后再见……诶,这些书是我毕生收藏的孤本,你且拿回去仔细阅读。”

谢行俭原是满心欢喜,一心孤本,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