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粥碗拿着小调羹煨粥,康熙虽有不耐,但他左肩也摔了一下,这会被包得不能轻易动弹,只能让
喂着一
喝。
就他喝粥的空档里,皇后匆匆赶来了,康熙对她一笑,道:“听阿姐说,凤凰儿在此守了一夜,辛苦你了。”
他声线温柔,听得皇后眼眶一酸,连声道:“没什么辛苦的。”
料想他要召见朝臣,娜仁叮嘱梁九功取了新寝衣与一件披风来备在床
,端起空了的粥碗,道:“我去膳房看看,给你预备些吃食。”
康熙点点
,“阿姐辛苦了。”又道:“皇后留下。”
娜仁一出了康熙寝殿,就见乌嬷嬷捧着手炉侯在外
,忙迎上去:“嬷嬷您怎么了来了?”
又瞪了乌嬷嬷身后的岂蕙一眼:“就让嬷嬷动,这大冷的天儿,也不拦着点。”
“娘娘别骂她了,是老
不放心您。”乌嬷嬷将手炉递给她,替她紧了紧斗篷,轻声道:“老
听皇上醒了,料想您不会在这边多待,八成是要去膳房,便让岂蕙升了手炉带出来,也是不放心您,才与她一道过来了。”
娜仁闻言,
柔和几分,对岂蕙道:“是我错怪你了。”
岂蕙笑吟吟道:“主儿心疼嬷嬷,
才们都知道,哪有什么错怪的话呢?”
娜仁便道:“让你琼枝姐姐赏你。”
再没有比这更直接的好处了,岂蕙笑嘻嘻谢恩,“就是真让您骂几句,也值当了。”
主仆几个慢慢往膳房去,娜仁也没真上手,星璇来借了个灶眼,在娜仁的指挥下备了两样康熙喜欢又不必戒
的小菜,蒸了松软的甜糕,膳房上还炖着
参
汤,也盛了一盅,娜仁心里掐算着时间,搬了把椅子在廊下坐,没着急,等皇后身边的九儿摸了过来,才道:“皇上的膳食备齐了。”
九儿笑盈盈一欠身,道:“正是娘娘让
才寻过来呢,道皇上召了大
们,这会子也快完了,方才那一碗粥不当什么,定然饿了。”
娜仁道:“可不就等着你来呢吗。”
惦记着康熙的肚子,娜仁带着
略加快了脚步,到那边从寝殿后门
,还是没避开前朝的大
们,便避在屏风后,待官员散尽,才往内殿去。
康熙寝衣外披着披风,倚着枕
靠坐在床
,面色苍白略显疲态,听见娜仁进来的声响,虚弱却不气弱地笑道:“可听说了,阿姐临危不
舌战鳌拜,
中豪杰啊。”
“快别说我,羞死了。”娜仁横他一眼,嗔道。
康熙好笑地微微摇
,收敛了肃容,嗅了嗅空气中的香气,问:“都是什么?好香的味道。”
“太医说了,辛辣之味要忌
,看膳房的秋白菜好,用糖醋汁调了,酸酸甜甜的,也和你的
味,还有两样小菜,都是清爽可
的。膳房的
参
汤是用砂锅文火慢炖出来的,我看极好,也盛了一盅,还有一笼枣泥粟香糕,松软香甜,最可
不过了。”
梁九功带
抬了一张矮几过来摆在康熙床前,娜仁一样样将吃食取出来,皇后方才在康熙身边侍奉茶水汤药,这会嗅着香气,不免觉着腹中饥饿。
康熙先问:“皇后用过早膳了吗?阿姐该也没用过。梁九功,命
将皇后与慧妃的膳食传进来,就在内殿用,咱们说说话。”
梁九功忙应了“嗻”,没多时,两个小太监抬了一张条几进来摆在当地,又有两个软墩,宫
捧着各样添漆大捧盒鱼贯而
,将一样样吃食摆上,可比康熙的病号餐丰盛多了,看得他极为眼热。
皇后道:“这枣泥粟香糕是个什么说法?我从前也没听过。”
说话间,梁九功正把竹编的小笼屉掀开,露出里
红酽酽的宣软点心,康熙迟疑着道:“枣泥不过红枣罢了,素香……红枣已是素的了,再用素香二字,岂不累赘?”
“那可是你们想岔了。”娜仁笑道:“这粟香的粟,是小米儿那个粟,这糕是用小米浆合着枣泥、牛
蒸的,最温补养
不过。”
又道:“也是这时节,季秋将将要过,不敢补得太大,不然怕你火气上行,带着伤更难受。这糕,红枣养
、小米温补,再用牛
调和,看着不出挑,其实很养
,里
的讲究门道多着呢,废了
多少心思,星璇都要让我磨叨得烦了,真算起来,花的心思可比这一桌吃的都要多。”
康熙听她说得意有所指,摸摸鼻尖讪讪一笑,“朕不过是看你们大鱼大
的,心中不平罢了……梁九功,赏星璇两匹缎子,告诉她,难为她跟了个唠叨又繁琐的主子了。”
“皇上!”娜仁知道他有意说笑,也配合着他,俩
一唱一和地,仿佛昨儿提着没敢放下的心都渐渐松了。
就这样,三方落座用着膳食,梁九功、九儿、琼枝等在旁侍候,皇后心里记挂着的一件事放下,便觉出饥饿之意,连用了几块小饽饽,姿态虽优雅,却也看得出她的急意。
这才像是这个年纪的
呢。
娜仁在对面看着,嘴角微微掀起,忽地听康熙轻叹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