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汤圆了。
然后,还得蒸糯米打糍粑,哑婆拿来早就洗
净的大蒸笼,指挥着铁牛把泡着的两桶糯米往自己家挑,蒸糯米也得大锅大灶,柳家的大锅大灶在煮豆浆,就只能回他们家去蒸糯米了。
这会儿,陈三陈立秋和马师父三
就可以歇会儿了,等糯米蒸熟了就要出力打糍粑了。
锅里的豆浆也煮开了,柳玉琴打了一盆出来,放上糖,让大家每
过来喝一大碗,解解泛。又让铁牛舀了一盆给吴家那边送过去。吴大有两
子在家里编
席,顺便看着四个孩子呢。
第一锅豆浆可以出锅开始点豆腐了,柳玉琴什么活也不
了,就等着一边看赵
点豆腐呢。
“我还不会点豆腐呢。我要学着点。”
赵
也是
惯了这个活的,笑道:“这个说简单就简单,主要是靠眼睛看,多了不行少了不行,再就是热了也不行冷了也不行。”
“您说的都这么复杂了,还说简单。”柳玉琴笑道。她当然知道这个分寸不好撑握,所以才要学的啊。而且她也不用自己点豆腐,下次要做就赵
来,或者叫村里会的
来,大不了给别
几块豆腐当报酬就行了。
不过赵
不愧是点豆腐的老手,点出来的豆腐非常漂亮,柳玉琴看着这
的豆腐,才想起刚才居然忘记弄点豆腐脑吃了。
“哎哟,我忘记了我们还可以先吃豆腐脑啊。”
“喝了豆浆就差不多了吧。”赵
笑道。一大碗热乎乎甜滋滋的豆浆下肚了,很是补充体力呢。
柳玉琴连忙说:“下一锅,咱们先点一盆
的,吃点豆脑。就当是午饭了。剩下的再点豆腐。”
大家都是在
体力活,一碗豆浆她觉得不抵事。
赵
当然不会反对主家的决定,笑道:“也行。今天反正是打豆腐,大家也是要都尝尝。”
豆浆是豆浆的味道,豆腐与豆腐脑也格有千秋。
点好的豆腐还得再拿成形的框子与包袱出来压豆腐,这些东西都是昨天晚上,柳玉琴和哑婆瞎公都准备好了的。
依旧是把豆腐全舀在包袱里,用框子压制好,上面再压上一块石
就行了。
等豆腐里的水慢慢沥
,就成了老豆腐。老豆腐做出来后,拿刀直接划开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直接被柳玉琴扔到外面去冻着了。
还说:“冻豆腐可好吃了。”
“那是,冻着可以吃好久呢。”赵
也笑道。
接下来是第二锅豆腐了。
这次做了
的豆腐脑,柳玉琴本是想直接放糖吃的,突然想起南吃甜豆腐脑,北吃咸豆腐脑的区别来了,连忙在小锅里炒了点
沫加了大蒜与酸菜,炒了一大碗,再熬了一小碗红油辣椒面,说:“
吃甜的就放糖,
吃咸的就自己加味道啊。”说完又叫铁牛去叫吴大有夫妻两把孩子们都带过来吃。
“哟,吃个豆腐脑还这么多讲究啊。”陈三笑道。话是这么说,他自己却也
吃咸的,加了一勺子
沫再加了一点儿辣椒油,美滋滋地吃了起来。吃完还又吃了一大碗加糖的。
柳玉琴自己更加吃甜的,就加了点糖吃了一碗,想了想,又弄了小半碗咸的吃了。忙活了这么久,她倒还真是饿了。
最后,每个
都尝了两种味道。
“是咸的好吃,还是甜的好吃?”柳玉琴笑问道。
众
皆说:“都好吃。”
柳玉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还以为大家会为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吵一顿的呢。”
“这有什么好吵的,总有
吃甜的,也有
吃咸的。你弄的这个辣椒油味道可好了,拿来醮饺子吃,会很好。”陈立秋笑道。
“恩,拌面条也行。你们要是
吃,我呆会给你们做一小罐子,你们带回去吃。”油辣椒可以存放很久,而且现在又是冬天,不怕坏。
“太好了。我要多一点。”陈三连忙说。
“你要那么多,吃得完吗?”马师父笑骂道。
“哪里会吃不完,对了,柳姑娘,这个辣椒油我们吃火锅时,是不是也可以拿来当调味品啊?”陈三又问。
“当然可以啊。其实吃火锅最重要的涮
片,各种
片,猪
羊
牛
都可以。”柳玉琴笑道。说起来,才吃了一顿丸子火锅陈三已经迷恋上火锅的吃法了。这话果然引起了陈三极大的兴趣,要不是看柳玉琴太忙,他早就拉着她开问了。
因为吃完豆腐脑,糯米饭也蒸好了,要打糍粑了。
“可以打糍粑啦,来来来,男
们都上场。这也是体力活呢。”柳玉琴大笑道。
打糍粑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蒸熟的糯米饭翻来覆去的捣烂成泥,团成一团,放
,再切片就行了。
但打糍粑很需要力气,因为糯米粘
强,捣烂的过程需要很
劲呢,不然就会有的米还是颗粒状,影响
感,吃起来也觉得不好吃。
三个打糍粑最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