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圣僧,朕劝你适可而止

关灯
护眼
圣僧,朕劝你适可而止 第12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因为湛寂那抹直接能把送进阿鼻地狱的眼,吓得淳渊仓皇而逃。更多小说 ltxsba.me此画面恰被门外扫地的僧撞见,便将“湛寂师叔护犊子”这话大肆宣传,没出半,僧们也都知晓了此事。

“说来怪,淳修五岁就跟着师叔,怎不见他护他?这静好师弟一来,师叔便如此维护,还真有点偏心哈。”

“可不,我亲眼所见,淳渊被师叔瞪得话都不敢说。再说,腊八那,虽说过错全在湛明师伯,但师叔风尘仆仆刚刚回来,况都没弄清楚,便信了静好的说辞,这是为何?”

“还能为何,静好师弟更讨师父欢心呗……”

而此时紫柏禅院陷舆论漩涡的,对此事还一无所知。次清晨,她照旧做完早课后,坐在古松下听师父授课,淳修也在,但他通常不会表态,静得仿佛根本不存在。

湛寂分享的故事是《大涅槃经》的“雪山童子舍身求偈”的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前世曾是一个婆罗门,在雪山修行,叫做雪山童子。

帝释天为试验他的诚心,化作罗刹考验他,对他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意思是:这个世界之所以空苦无常,是因为众生被生与死的法则所束缚。

童子听了心中大喜,问他后半句是什么。但罗刹说自己非常饥渴,不能说。童子道如果他能告诉自己下半句,便用自己的身体供养他。

于是罗刹说出了后半句:“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意思是:如果生与死的法则没有了,就不会感到诸行无常了。

童子听罢,便真的从大树上投身于地下,欲以血之躯换供养帝释天。

这故事传承千百年,世都知道这是歌颂雪山童子舍身求法的大无畏品格。

远处钟声有僧在敲钟,松下三静坐在棋盘前。萧静好看完书上的故事,经不住摇叹息。

湛寂侧眼看她,问道:“你有何见解?”

萧静好看了眼不说话的淳修师兄,说道:“弟子不认为这样的牺牲值得歌颂。”

“哦?”湛寂放下手中经书,正眼看去,示意她继续说。

她想了想说道:“只是因为求一句佛经便献出自己命,过于愚钝。”

她这番惊世骇俗的话,竟敢公然质疑佛祖前世所作所为,若是湛明听到,必定是劈盖脸一顿痛骂。

湛寂的反应却很云淡风轻,他反问:“你认为什么才是有意义,什么才不愚钝?”

她两颗珍珠似的眸子在眼眶里转了数圈,愣愣摇,“弟子不知,但轻易这样放弃自己生命,便是无意义。”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是为何?”,湛寂问她。

萧静好道:“因为他身负重担,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说:“你怎知一心问佛,不是雪山童子所坚持的事,且愿意为之付出命?有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为何就没愿为求解心中之惑而付出自己生命呢?”

他的话让她许久没答得上,良久后,她道:“那如果这执念从根本就是错的呢?譬如一个忠臣,自知自己所效忠的皇帝昏庸无道,却还死死效忠,这就是愚忠,便是没有意义的事。”

湛寂听罢,看她的眼多了分意味长,他问:“你指的是谁?”

“古往今来很多,越大夫文种,大将蒙恬,一代名将斛律光。”萧静好说罢,悄咪咪看了眼对方,感觉他有些不悦,立马放低了声音,“弟子见解不全,师父……”

“这不代表他们愚昧无知,他们坚守该坚守的,错的是让他们蒙冤之,而非他们本身。”湛寂掐断她的话,语速不快不慢,“世间百态,芸芸众生各式各样,每个都有自己倾尽毕生所追求的东西,不分高低贵贱。”

萧静好一时哑无言,埋自责起来,“师父所言极是,我,我也不知道为何会生出这种极端念想,弟子愚钝。”

见她一脸自责,湛寂放缓语气道:“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现在知道的就是全部。非你之过……”

他以为把她关在清音寺,便能救她一命。没想到她的认知只停留在书本里,而没有实践经验。

师徒三正谈论得彩,有一子在大师兄淳远的引导下,从大门处一瘸一拐走来。

萧静好见是她,一时没回过——她怎么会在这里,脚怎么了?

满琦,一个知书达理,容貌清雅脱俗的子,除了萧静好母亲以外对她最好的大姐姐。

其父满卿,寒门崛起,现任侍郎一职。

在南齐,寒门与世族的界限十分严格。即便她父亲官至侍郎,仍被南齐原有的世家大族所看不起。

朝中曾出现多起寒门子弟与世家大族通婚的况,但都一一遭到其余世家的弹劾,导致婚事不了了之。

满琦与路琼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是三年前的事,彼时萧静好尚且还在宫中,对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