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超市去逃难

关灯
护眼
带着超市去逃难 第25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现在,她不好好在家里忙活,居然跑出去学医了,?村里第一反应她疯了,第二反应去看王大柱,?后者毫无反应,?村里才迷迷糊糊地想起来,?莲花能去肯定是家里愿意她去。更多小说 ltxsba.top

所以,是不是村长疯了?

不同于宣宁之前找学织毛衣,或者再往前找小姑娘跟着绿柳学刺绣。在大家眼里,红本来就是的东西,富贵家的大小姐才能学这些细的绣法。但凡家里稍微疼孩子一点的,?都咬牙自己平时多点活,好让家里的孩有时间去跟着学,?或者至少能抽空看几眼。

至于医……连杜若这种出生在杏林之家的都是偷学到的,其他孩的况可见而知,根本没机会接触到这一领域。听都没听过的事就发生在自己认识的身上,一时间,?大家八卦之心顿起,就连刚结束不久的技能大赛都顾不上了,话题统一变成了“村长的大儿媳”、“那个心大的莲花”。

更有好事者脆跑到村长家里,想去问问这一家子都是怎么想的。

宣宁花了大力气说服莲花去学医,确实有考虑到莲花的身份和她本身的格,想让她做出点成绩来起个带作用的想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目的达到了,她就把莲花扔在一边独自面对闲言碎语。

于是流言刚刚起了个,就被另一件更大的事打断了。

宣宁要建一座绣品厂。

什么叫“绣品厂”?

农庄里所有都有同样的疑问。

“绣品”听起来文绉绉的,一说他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可“厂”是什么东西,“绣品”和“厂”合起来又是什么?

小屋里,排骨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做绣活的待的地方。”

“在家里不也能做吗?”排骨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要专门建……专门建厂?”

“这个嘛,”宣宁想了想,道:“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样能更规范一些。”

农庄里的大概能分成这么几类。

散碎的不说,只说主要的。一些负责农活,是农庄里最普遍的职业,目前还吃着庄里的“低保”——定时定量的、不算很稠的粥。这种活的最多,多到甚至不好统计数量,因为地和地里的庄稼在大家心里顶顶重要,哪怕平时负责别的,但也一定会抽出时间去地里帮忙。

一些负责灶上的活计,不是自己家做饭吃饭的地方,宣宁更乐意管那里叫“食堂”。做这个的往往是四十岁以上的大娘。她们拥有着绝对崇高的地位,各个昂首挺胸,走路带风,在庄子里说话都比别声音响。

一些在护卫队里,领着高工资高福利,负责训练和保护农庄。

还有一些技术员,比如木匠大夫,平时在庄园里看不见的铁匠等等,他们原本计件拿钱,现在是职称加奖金,工资仅次于护卫队。

另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做针线活计的们。

她们同样占据着相当庞大的数量,孩子都是放养的,平时除了做饭下地,就是拿起针线做活。她们也是按活计的数量和质量拿钱,做活的时间却不固定,经常见到有往灶里塞一把柴火,然后低缝两针的况发生。

嗯,顺手和柴火一起塞进去的也不少,那又是一顿飞狗跳。

甚至从排骨的观察来看,虽然大家都默认这活是的,但也有几家男禁不住金钱的诱惑,躲在屋里偷偷地,然后充作自家的劳动成果。

总之,做这活的数和质量也不能确定。第一梯队是绿柳,然后是她带的几个小朋友,再然后就没有什么梯队之分,同一个做出来的也忽好忽坏忽高忽低,全看她们自己的创意,以及做活的时候忙不忙。

布发到手里了,总不那叫赖账。于是在给定期限内,忙就敷衍一下,家里的活和地里的活最要紧,闲就认真点,多花点时间做得细一些。

被敷衍的宣宁表示很不高兴。

这些绣活因为庞大的数量,目前是她主要的经济来源,她自然无比关注,也很快明白了大家的想法。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一出。

宣宁把自己的想法跟排骨说清楚,然后让他的去跟大家讲明白。这件事和庄里每户家都息息相关,莲花的事很快被扔到脑后,谈起了这个新的厂子。

中午休息时间,几个凑在一起做活,一多免不了闲话几句,话题当然别无二选。

“我听说啊,厂子起来之后,不要散工了哩。”

“啊?那可怎么办?咱们以后都不能做活挣钱了?”

“那就进厂子呗,我问了排骨,绣工和木匠他们是一样的法子,给月钱还给奖金。给的可高了,最顶级的绣工比最顶级的木匠月钱还多呢。”

“嚯,咱们庄子里最厉害的木匠才三级,他家就富得流油,恨不能天天吃了。谁要是能当上最好的绣工,那全家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