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指挥。如果不这样,江家将面临断代。等老将军去了,没
有足够的威望和经验,没
能接替他的位置,没
能顺利接手这支军队。这样一来,敌
就会趁机长驱直
,他们身后的百姓会面临家
亡妻离子散。乾朝也将告急,袒露出没有防备的繁华内里,任由敌
随意践踏。
尽管有能力很强的副手,尽管下面还有不少提拔上来的军官,但边境的士兵只认江家,大将军的继任者、北方边境的最高统帅只能是江家
。
于是江承锦被迫站出来,用还很稚
的肩膀担负起过分沉重的责任。
邢毅在边疆待了一年,看了一年,看着少年摸打滚爬,白天接受严苛的训练,甚至偶尔要上战场实战,晚上还要到大将军那里,学习一些理论和经验。
保险起见,大将军其实选了不止一个孙辈培养,江承锦年纪最大,接受的教导和锻炼也最多,他从不喊苦喊累,从没说过“害怕”,一声不吭地完成了所有任务。从一个阳光
净、无忧无虑的少年,逐渐蜕变为一个沉稳可靠的将军。
时间问题,邢毅没有看到少年长大成
之后的样子,却能想象到,那是怎样的风华绝代,又是怎样的雄才大略。毕竟在那短短一年里,他从一开始的不屑、怀疑,变成了后来的赞叹、敬佩。他和身边的所有
一样,发自内心地喊他一声“少将军”,心甘
愿地服从这个小他十几岁的少年发出的命令。
江家
的赤胆忠心
尽皆知,随着他们这些
的离开,江承锦的风采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大家都对他肃然起敬,满
称赞。
直到一年前。
江家通敌叛国,边境全线溃败。乾朝也从这一仗开始,滑向了灭亡的
渊。
正在向这边靠近的江承锦动作一顿,晃了下,恍惚中只觉得自己好像还在梦里,祖父还在,弟弟们也还在。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叔叔们还是那么
逗他,会一边笑着喊他“少将军”,把他喊得脸色通红,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一边把大部分亲兵都派到他身旁,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务必保护好他。
年少时的回忆伴随着撕心裂肺的疼痛,稍一触及就让
痛到无法忍受。
江承锦很快回过来,把眼前陌生的男
打量了一遍,试图回忆起对方的身份。
看脸实在没有印象,看名字,邢毅,邢家……
“云州邢家?”
邢毅的表
凝固在了脸上。
他
吸一
气,勉强找回自己的声音:“是邢家,云州……云州已经和邢家没有关系了。”
江承锦声音冷淡,话接得很快:“‘少将军’这个称呼也和我没关系了。”
邢毅张了张嘴,看着江承锦冷如冰霜的眼,沉默了下来。
消息传来的时候,他不信,所有
都不信。
那是江家,那是守了百年边境的江家,他们本可以退下来,回到京城享福,或者让小辈从文,离开那个危险的地方。
但他们没有,历代江家
都把自己的
命留在了边境,前仆后继,从无例外。这样的江家,怎么会做出通敌叛国的事
呢?
直到后来,有逃兵回来,说早就得知了敌
要来的消息,上面却没有组织埋伏或反击,就那么看着对方在城外村子里肆虐一场,大摇大摆地走了。
后来有兵说,城外有敌
,城门却被打开了。
再后来,江家军里有几个职位颇高的军官站出来,说自己当时接到了怪的命令,有的是去远处做不必要的巡逻,有的原本应该负责守城,却被安排去做别的事。事后复盘,他们发现这样正好和敌
错过,让对方轻易绕过防线,进到了乾朝境内。
这话一出,举国哗然。
短暂的震惊之后,舆论很快扭转,所有
都在痛骂江家。尤其是之前夸过江家的
,生怕事
会牵连到自己,急于撇清关系,骂得最狠。逮住机会就骂,
越多的场合越想骂,骂得不过瘾了,那就编一些事
来骂。
没过几天,“骂江家”甚至成了一种风尚,谁要不骂,谁就显得格外不合群。
邢毅没有骂。
他脑子里还是那个坚韧坚强的少年,他不相信,江家能做出这样的事。
但是陛下信。
他很快下令,江家所有
就地格杀,留在京城的
眷孩子也在其中,哪怕是婴儿也不放过。
后来听说了“少将军”这个称呼,又改了主意,要把江承锦带到大牢里折磨,不想让他这么容易就死。
邢毅当时不在,事
是听别
转述的。
被带回京城的路上,江承锦死于野兽
中,负责押送他的
只带回了染血的布料。
看来是被放走,逃出生天了。
邢毅松了
气,在心里给那几个良知尚存的
道了声谢。
至于江家有没有通敌叛国……他对朝廷已经完全失望,虽然不知道过程是怎样的,但他当时就半信半疑,现在更是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