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超市去逃难

关灯
护眼
带着超市去逃难 第6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同样的起点,早该一统中原了,宣宁能力不足,还是欠缺了些许。

好不容易把自己安慰好,高福忠跑过来告诉他,不是的皇上,她也是个凡啊,当年连对你磕行礼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却爬到你上来了!

白广地抑郁了。

这还不算,在仅存几个忠臣的建议下,他还得常常召见永宁伯,以此对宣宁示好,寄希望于以后能打动她,让她归附,或者至少能在大义上谴责她。

永宁伯是个废物。

见一次,白广就加一次这个认知,然后顺理成章地想起宣宁,心里就更难受了。

在这种无法排解的烦躁郁闷中,白广去见了那支商队的领。

话里话外都是对青州的赞扬,对锦州的贬低,虽然没有直说,但很是阳怪气,言语之间透露着被派来的不愿,对他的瞧不起,以及对宣宁的极度推崇。

白广差点把这拉出去斩了。

身边的急忙拦住他,白广也知道事有轻重缓急,只是装作喝茶,自己努力平复着心

商队带来的物资中,有几样不好携带但又非常重要的东西,白广十分新,再加上他还要对商队表示礼遇,脆把面圣的地点改成了商队落脚之处。

这里除了他要见的商队领,还有一些端茶倒水的小角色。白广喝了会茶,突然发现那个负责换茶的小家伙似乎在帮他,有意无意地打断那个的话。

白广来了兴趣,他找了个机会试探了一下,发现小家伙瘦瘦小小的,其实已经成年了,是个孤儿,从小过得苦,因为宣宁不喜欢他,在商队里也经常遭受欺凌,子过得很是艰难。但对他很是崇拜。

小家伙嘴实在是甜,白广当时随安慰了他几句,回去之后就没再理会。谁知对方却把他这一点好记在了心里,对他感恩戴德,攒钱托从青州买来了不少东西,一脑地送给了他。

偶尔得见圣颜,小家伙贾忠也都是一脸崇拜。后来还含含糊糊地给他通风报信,避免了一场小麻烦。

白广当天心好,跟他说了几句,敏锐地挖掘出了对方的优点,发现这个贾忠其实很有本事,是个沧海遗珠。而且因为他的仁善和英明武,已经完全奉他为主,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他从宣宁手里争取到了一个被埋没的才!才选择了他,而不是选择宣宁!

这一认知让白广兴奋得睡不着觉,再加上贾忠嘴甜会说话,越发喜欢召他伴驾。

贾忠也没有辜负白广对他的看重,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白广抱怨胡潜不给他钱,他只能从内库拿钱,贾忠提议让他多铸钱。

可铜钱哪是那么好铸的,他手里也没有铜。

贾忠灵机一动,提出用纸币代替铜钱。纸币可以想印多少印多少,铜钱省下来的铜还可以去做别的东西嘛。

至于纸币拿在手里轻飘飘的,恐怕很难推广普及……那就着他们用纸币。建个钱庄做纸币和铜钱的兑换,那些要紧的盐粮食之类的东西都只能用纸币买。官员月俸只发纸币,军队饷银也只发纸币,谁敢不收纸币,全家斩立决!

白广很快看到了用纸币背后的好处。

不光是他,胡潜手里也会宽松许多,必然不会阻拦,甚至还会主动帮忙,把铜钱银钱都收起来,让大家只能用纸币。

那他以后想什么就什么,钱不够就印,不够再印,那子岂不是舒心许多?

白广抱着他的纸币计划,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贾忠自然是宣宁安排的。他是社科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同事一起,为发行纸币和建立银行做准备,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有着刻的了解。准备到一半就被扔去了锦州,正摩拳擦掌,准备用所学的知识好好给锦州上一堂课。

宣宁也在忙碌。现在朝廷和她都需要时间,两方终于走了次大战前正常的步骤,你来我往互相指责,骂了个痛快。宣宁一边对宣传部下达了几条命令,遏制流言,挽回江承锦在众心中的形象,一边召集来各个部门的负责,开了几次讨论会。

通过江承锦的事,宣宁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青州的百姓过得极好,护卫军的待遇也很好,但这两者是割裂的,现在看起来彼此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

她在很久之前就加强了护卫军的思想教育,不仅是忠诚、服从、集体荣誉感,还有基本的道德感。他们或许是这片大陆上战斗力最强的士兵,一定是道德底线最高的士兵。但无论是道德还是荣誉,都是基于护卫军,基于他们是护卫军的一员,和外面的百姓毫无关系。

宣宁并不想要这样的结果。

她觉得这样的荣誉感和道德感是虚浮的,是很容易消散的,她希望军队和百姓之间有着良好的联系。尤其以后战事少了,或者这批年龄到了要退役,还要重新融百姓。可他们现在中间隔了一道厚厚的墙壁,别说以后融进去,回家多住几天,各种毛病就出现了,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