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州内各点由明转暗。”
“还有,联络刘胜,让他持我的令牌,大张旗鼓地去州府要
,闹得越大越好。”
“是。”
听到齐宣的安排,元瑾汐微微松了一
气,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齐宣磕了个
,“
婢多谢王爷。”
“你且起来,等到了济慈观,你要把你记得的,关于夏家的所有事,都写下来。另外,这事保密,不许对任何
说。”
“是。”
元瑾汐起身坐了回来,透过窗缝看向外面。
初冬的天气,树叶早已落光,只留灰突突的树
。
她只盼望,爹爹能顺利地度过这次危机,等来年开春时,他们就可以坐在树下,一起吃最新的榆钱饭。
作者有话说:
榆钱饭是百姓在青黄不接时,用来充饥救命的吃法。根据刘绍棠的散文《榆钱饭》,可知这种“饭”是九成榆钱加一层的玉米面,然后上锅蒸熟,可以混个树饱。
作者小时候没吃过榆钱饭,但撸过榆钱当零食吃。现在还记得味道,甜甜的,有
清香,嚼多了之后,还有一点点树叶子的涩味。
第5章 燕窝粥【小修】
因为急着赶到济慈观,齐宣下令用最快的速度前进,就连午饭也是用
粮解决。
就这样跑了一整个白天,在申时左右的时候,到达了目的地。
马车刚一停下,外面就传来声音,“玄诚恭颖王殿下。”
元瑾汐先一步出了车子,然后接过车夫的马凳摆好,又撩起帘子,请齐宣下来。
这套动作行云流水,小七想
上手,竟然没
上,气得直瞪眼睛。
不过等到齐宣和玄诚见过礼,迈步向里走时,小七终于找到机会,先行一步,将元瑾汐向后挤开了一个身位,还示威似的扬了扬下
。
元瑾汐低
暗笑,不以为意。
若是普通百姓家里,十五六的孩子已经不能叫孩子,而叫男
。
小七却仍旧是一副孩子心
,昨天还亲热喊瑾汐姐姐,今天觉得自己被抢了位置,就示威来了。
其实,元瑾汐
不得这样,虽然齐宣就是纳妾,也是得找高门大户的
儿。但这些王公贵族,谁在家里不偷吃?
万一齐宣哪天想快活一下,倒霉的还是她。
所以元瑾汐任由小七把她挤走,低
跟在后面。反正命令已经发出去了,只要她爹平安无事,她可不想与齐宣有什么过
的瓜葛。
她还想着等到25岁出府,找个老实可靠的嫁了,好好侍奉她爹过
子呢。
齐宣来济慈观,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先前是一年一次,等到程雪遥
了济慈观,就变成三个月一次,每次来,盘桓个两三天,就会离开。
因此,济慈观等
接待起来都是熟的。
“王爷什么时候想见明真,玄诚也好安排。”
明真,就是程雪遥在道观里的道号。但这并不是说她就真出家了,只是一个代称,以示诚心。
齐宣看了一眼站在
群中的元瑾汐,摇了摇
,“今
就算了,还请观主尽快安排斋饭。”
“是。贫道这就安排。”
齐宣带着
,先去主殿中给的三清祖师上香,然后又去偏殿的王母娘娘像前拜了拜,这才回到客房休息。
济慈观的王母娘娘像,是远近闻名的,不但出自大师手笔,而且据说很是灵验。加之此处距京城不远,只有十里左右的距离,因此京中但凡是为父母祈福的,都会到这里来。
不过,大多数
只是来上香,特别虔诚的,会住上十天半月,最长也不过一月。像程雪遥这一住三年的,实在是凤毛麟角,或者说,值此一份。
此时,在程雪遥正坐在禅房里,望着窗外,色不明。
每次齐宣来济慈观,她都是既想见,又不能见。
因为她来济慈观,可不只是为父母祈福,而是为了……当皇后。
她是重生之
。
前一世,她在一次宴会上与齐宣偶遇,凭着一块玉佩,成功地得到了齐宣的注意。
在那之后,一向对
子不假颜色的齐宣,唯独会对她和颜悦色,甚至有还会时不时地给她送些好吃的、好玩的。

都说,齐宣对她一见钟
,不出一年,她就会成为颖王妃。
她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就在他们认识一年之后,就连太后都催齐宣提亲时,他却突然带
去了江州,不出两月,噩耗传来,堂堂一朝王爷竟然在江州遇刺身亡!
太后因此一病不起,未出正月,便去世了。
皇帝为此震怒,下令严查,虽然最终抓到了刺客,但弟弟母亲相继去世,对这位一心想当明君的皇帝打击极大。
为此,他连续一个没上朝,躲在济慈观中,为母亲和弟弟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