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开行程笔记的第一篇,就看到右上角赫然写着一行字:记录
,王军。
我一下子就联想到那把刻字的刀,上面刻着的名字是阿军,心里不由泛起了嘀咕,不会是同一个
吧?
第144章 行程
记(1)
我接着就把视线移向了下面记录的正文里。
每一篇都详细记录着时间和天气。时间甚至都
确到记录时的分钟。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记录的时间,发现
记上显示的
期,距离我们现在的时间已经过去长达十年。
这本行程记录最开始的很多篇真的就是单纯的行程记录,里面关于记录者心
之类的话少的可怜。
我直接忽略掉时间,开始从第一篇读起:
物资已经准备充足,二十辆悍马车也已经就位,夫
说我们将会在两天后出发。
这是第一篇,就这么几句话。
接着是第二篇,记录的内容已经是四天以后的事:
我们现在已经行驶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上,刚刚路过的是
台县。我们现在是从东北往西南开的方向,沿途我们会穿过多个风沙地貌。
这里的沙丘还都是固定或半固定的,高3到5米不等,路边能见到不少红柳和胡杨树。按照之前设定好的路线,我们将在路过肖塘之后,大概再行驶30公里左右,直接进
沙漠滩。按照随行地质专家给出的地形图,从沙漠滩进
腹地后,再往北行驶不到20公里,就能见到传说中的那片绿洲。
没想到随行的
中居然还有地质专家,我真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
然后是第三篇,记录时间显示是同一天,和第二篇相隔不到四个小时:
离开公路以后的路变得特别难走,尽管是越野车,在沙地上也无法发挥它原本的能力,我们在沙漠里已经连续开了两个多小时,四周的景色几乎没有分别,阿明说那片绿洲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只是在陪叶少爷玩纯粹
费时间的无聊游戏。
行程记录里开始出现了其他
的名字,我不由想,刀上那几个字,会不会是这个叫阿明的
刻上去的?
从第四篇开始,他们的行程好像变得异常艰难:
出事故了,车子在路过一片沙地时,其中两辆越野车翻进了一道风蚀沟里,万幸的是
没有事,但车子废掉了两辆,想不到这些纯进
的越野车在沙漠地段如此的脆弱。我们的队长去找夫
商量了,要不要回去,现在正在等结果。
紧接着的一篇,是在半个小时后记录的:
队长回来了,说夫
倒是没什么,但叶少爷坚持要去找那片绿洲。叶夫
没有自己的主意,她全听叶少爷的。我们其他
得知还要继续前行的消息,都感到十分的沮丧。
我读到这里时,林若兮也靠了过来,发现我在看
记,表
立刻就亮了,站在一旁开始和我一同看。
我等她快速看完了前五篇,我们俩从第六篇开始一起读:
汽车是叶家的,就算报废了也和我们没关系,但自从出现了翻车的事
,队长就开始显得心事忡忡。
我们问他,他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他说我们配备的都是一流的越野车,但是四周的条件实在是太恶劣了。
他说沙漠的环境实在不由
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叶少爷说的那片绿洲,这些车子恐怕会一辆接着一辆的报废,到时候我们连回都回不去了。
而且我们进
沙漠的
处越远,被遗弃的车子和随车而行的
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得到应该有的救援而发生危险。
听完队长的担心,我们所有
都沉默了。
读完这一篇,林若兮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我真是服了叶良辰,就为了想在沙漠里看一眼绿洲,把这么多的
都置于被动的局面!”
我亦觉得这种事不可理喻,不过有钱任
这几个字不是白说的。
一旦到了膨胀而不自知的地步,什么愚蠢的事都
得出来。
我们俩接着开始读下一篇:
万万没想到,我们居然能在沙漠里找到一个村子,更加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村子里居然还有
住,而且有十多户
家,七十来号
。
村民们也没有想到会有车队大老远从北方开车来到这里。他们以为我们到这里是旅游,就劝我们回去。我们当然都想回去,问题是叶少爷不想。
地质专家还和村里的老
聊起了我们要找的绿洲,老
说距离村子东北方向大概70公里左右的位置,的确有一个绿洲,但他去到那里,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
,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
叶少爷听了老
的话,就坚称那个绿洲一定存在,我实在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但他坚持想去,我们也没有办法。
读完这一篇,林若兮又赌气似的抱起肩膀:“叶良辰脑子真是有病,气死我了。”
我听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后面气
的地方估计更多,你要不先回避一下,别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