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远!你去那边看看,多找几种藻类!”
“OK!”
“如果有看到长得正常的鱼虾蟹,尽量抓住,一起带回去。更多小说 ltxsba.top”
“哦,好嘞!”
方知远正在一个崎岖的岩质海岸上,跟着他的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他的老板,进行样本采集。
现在是2172年,距离
类首次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已经过去150多年。
一经排放,浅海中的浮游生物、藻类、鱼类等首当其冲。
曾经有一个研究海洋藻类学的团队发现,海藻可以吸收放
元素氚,形成稳定的有机氚。但随着
类向海洋中排放的核污水越来越多,研究
员估计这种吸收了大量氚元素的植物将会大面积死亡。
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在高浓度核辐
的环境下,这些藻类不但继续存活着,而且可以大量繁殖,甚至还产生了一定的适应
和抵抗
。
海洋生物学教授杨浩宇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带着他新招的博士生兼科研助理,到海边来采集样本,准备带回实验室研究这些海藻具有的特殊能力。
这天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长着海藻的石
比以往更加湿滑,方知远穿着防辐
且显眼的采集服,拿着采集瓶和镊子,向远处走去。
水渐渐退去,越来越多的岩石露出水面,杨浩宇抬起
看了看方知远去往的地方,向他提醒道,“小远,那边是低
区,有些碎石可能不太稳当,踩上去之前记得先探一探!”
“哎,好的!”
方知远穿梭在岩峰和石块间,爬上爬下,将附近的几种藻类采集、分拣、编号后,他还记着导师
给他的额外任务,想试着找找有没有看起来正常的小鱼小虾。
退
的海
时不时拍打着礁石,翻开石块,便可以看到一些常见的海洋生物。
形状怪异、数不清一共有多少只腿的螃蟹,外壳粗糙丑陋、
部长满触角的海螺,还有
柱发绿、体型巨大的贝类……
对于这些“小怪物”,方知远已经见怪不怪了。
回想起教材上的那些图片,螃蟹是椭圆形、长着八条腿的,海螺的外壳上具有排列整齐的螺肋而且要光滑得多,贝类的
质看上去很鲜美而且没有这么大。01bz.cc
方知远叹了
气,今年已经25岁的他,还从未见过像书中图片那个样子的海洋生物。
他继续寻找着,再次翻开一块礁石,仍旧是一些受到惊吓而四散逃跑的变异小螃蟹,正当他想放弃时,忽然,一块
掌大的形状特的石
吸引住了他。
由于下雨的原因,海岸边一直弥漫着白蒙蒙的雾气,方知远弯下腰,想要看清楚那究竟是什么,结果那块石
突然冒出两只钳子和几只腿,开始横向爬行。
那根本不是石
!
方知远看得清清楚楚,那生物只有八条腿,外壳扁圆光滑,透着
邃的蓝。
它应该是一只没有变异的螃蟹!
在这样高辐
的极端环境下,它仍旧可以存活且不变异,说明它拥有着强大的细胞修复机制和抗辐
能力。
对于那些即将灭绝的海洋生物来说,这只螃蟹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方知远太激动了,他眼疾手快地直接按住它的外壳,拽着其中一条腿将它从水中抓了出来。
可他没想到,下一秒,那螃蟹就挥舞着钳子,猛地夹了下他的手掌。
“啊!”方知远痛呼一声。
等再回过,那螃蟹早已掉回水中逃走了。
他立即掀翻旁边的石
追寻它的踪迹,雨依旧下着,视线并不好,但他好不容易遇见一只未变异的生物,坚决不肯放弃。
忽然,脚下一空,他跌进了一个岩峰间的
里。
“啊!卧槽!”
方知远一心想着抓住那只逃跑的螃蟹,竟完全忘记了导师叮嘱他要小心的话。
“啊啊啊!我的螃蟹!”抓着自己的
发疯狂发泄一番后,他抬
望望,幸而这
并不
,自己应该爬得上去。
“嘶,我的
……”
尾骨疼得厉害,他表
痛苦地扶着身旁的岩石慢慢站起来,一边呲牙一边揉
,观察着从哪里爬上去会比较容易。
站直身体,方知远发现正前方和左右两侧的石
都很崎岖,转过身,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吓了一跳。
就在自己扶着的这块岩石后面,竟有一条巨大的红色鱼尾。
这条鱼尾有两瓣尾鳍,形状宽大,接近末端时逐渐变窄,呈现出优雅的弧线状。
靠近泄殖腔的部位长着左右两个
鳍,整条鱼尾的两侧还附带着些薄如蝉羽、近乎透明的裙带。
方知远不由得想象了下它在水中游动的样子,尾鳍飘飘,五彩斑斓,时而似水袖拂云,时而似凤凰展翅,应当是一幅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