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在那白皙的脸蛋的格外显眼。
他
严肃的对我说:“姐姐,发生了一件事。西域都护之前与朝廷是隔断的,这时递了消息说,三十六小国的叛
被平定,希望有朝廷的支援。”
“这是什么意思?”
“西域诸国,之前一直都想依附于大汉。奈何大汉有心无力,所以只有表面上的名
。”
“我知道,先前的定远侯曾经一统西域。难道是他要求的?”
“定远侯已经要求过数次,但每一次朕能派去的支援都十分有限。要朕支援,必定要派兵去打败匈
,朕没有这样的兵力和财力。”
“这一次又有什么不同?”
小皇帝捻了捻手中的茶盏。
“朕听说,北匈
已经被击垮,彻底放弃南下。信上说,定远侯决定率领部队在阳关北部追击南匈
,希望朝廷能派兵从东南,一起包夹敌
。若能成功,或可一举歼灭匈
势力,永绝后患。”
我见过他画得地图,将他所说与地图一一对应,若有所思。
“这种大好机会,以前没有吗?”我问,“这样能里应外合的理想
况是非常困难的吧,尤其是西域那样远离朝廷,又得不到补给的
况下,独自击败北匈
,又还有余力夹击南匈
,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
“朕也这样想,但西域的
况,严格来讲又有不同。”小皇帝摇
,“那里与中原不一样,三十六小国随时可能消失又出现,他们是不团结的。若有天时地利
和,原先一边倒的局面可能瞬间倒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原先定远侯以区区数十
之力,于当地就地军屯,也曾一统西域,可见绝对的力量并不是将那里聚合的唯一条件。”
“但这种聚合也只是很短暂的,并不能长久。”
“没错。所以,如果有大好的机会出现,也是很短暂的。”
他看起来已经完全心动了。
“不如派梁陈…庆成王大
去。”我说,“他是正值壮年,身经百战的猛将。先前一直做着不见光的工作,不能光明正大的为自己挣得功名。如今虽因为陛下的慷慨,得以证明正身,恢复了皇家身份,但若不能有与之匹配的功劳,想必是不能服众的。”
梁陈已经在皇帝力排众议的
况下恢复了亲王身份,为了不引起不满,亲王的一系列相应配比都是小皇帝从自己的份例里分出来的。
清河王关系与皇帝很好,所以也给予了很多物质上的支持。
但这种史无前例的
况,还是让很多
并不认可。
梁陈表现的很低调,他并没有回应他
对他的非议。
唯一难做的是皇帝,这里就要看他对皇帝的忠诚与感
又如何。
“朕也是这样想的。更何况,皇叔他很适合刺探消息。如今又能以正式的身份领兵,自然两方都能顾全。”
“若是别
,当然需要陛下更多的支援。但我相信庆成王殿下不需要那么多束手束脚的手下。”我说,“他习惯了单独行事。”
话聊到这里,小皇帝面露忧郁之色。
“朕便是这么想的,之前叫他去就是说这事。只是朕怕他不愿……”
我攥紧衣角:“他不会不愿的。陛下的命令,他一定会听从。”
以他的本事,完全能完成任务的
况下又做些别的。
“只是,他确实没有领兵的经验。我建议派一名经验丰富,又
格大胆的老将,”我说,“梁陈是一把好刀,如何用好才是关键。他是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
这么强的
,又听惯了命令,当然只适合继续听命令。
“既如此……朕倒是有个合适的
选。”小皇帝若有所思。
“我见过睇通,他的确很适合。而且他对大汉的忠心毋庸置疑。”我知道他在说谁。
唯一能与梁陈互相牵制,又确保忠心于皇帝的
。
小皇帝被我说动了。或许真相是他也是这么想的。
派一个老将去并不是他的本意,西域本就非一定要夺得的地方。东北部的乌桓和鲜卑才是冬天最危险最需要防范的,这时候朝廷最重要的
兵良将自然是用在那里。
而这让我更加肯定他有如何控制韩崇变为睇通的方法,如果他因为担心韩崇不稳定的话就不会这么容易答应了。
死了也留下遗产给子孙后代当工具
的睇通,对于这件事似乎没什么意见。大概也是因为当初他死前留下的,大部分是这样的
格。
梁陈也同意了,虽然我对于他为什么会同意而感到好,不过我想这期间一定有我还不知道的理由。
他对皇帝的确是有感
的,这种感
很矛盾。
————
所有锅都可以甩给梁某终极背锅侠
小皇帝18.5岁,瑟琉斯比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