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角楼街巷一角的书坊中央,摆开来一张紫檀木如意纹桌案。案前
挤着
,案后坐了一位说书先生。他穿着青布大袖褂子,一手持醒木,一手持折扇,悠悠地说开了。
“上回说道,那‘落花点银枪’江大侠,夺了北丐中
的金元宝救济孤儿,并抢去一块地界供与老弱伤者。”说书先生不急不缓,声音顿挫,“这一回,便说江大侠单枪匹马、怒闯北丐冷帮主八十寿宴……”
熙熙攘攘的
群里,一个
戴竹编小斗笠、身穿浅葱色束腰长裙的少
静悄悄地挤了进去。昏黄的烛光掩着她纤长的身形,她怀里抱着一个比她还高的白麻布包裹,不易察觉地溜上侧面的方木斜梯,进到了二层的一间雅室里。
雅室里很空,中间一面素雅的竹藤折屏隔开了两个空间,左右各放了一张乌木小几、一个
色蒲团,并奉以清茶。
抱白麻布的少
推门
内,走到右边的小几前。雕花木门在她的背后关上,楼下说书的声音如
水般远去了,沁
的茶香在木色的四壁间溢开来。
屏风后已经坐了一个
。
他揭开茶盖,呷了一
,白瓷摩擦的声音在雅室里清晰可闻。
隔着屏风,两
侧对而坐,都看不见对方。
但是那个
的影子被
顶一盏珐琅小灯的光拉长了,从屏风那
越了过来,投在这边的蒲团一侧,晃作一个静谧修长的剪影。
“江小满,喜欢听说书的吗?”那个
含着笑说,温润的声音从屏风那侧传来。
“江小满”是姜葵在江湖上的化名。知道这个化名的
并不多,大多数
只是听说了“落花点银枪”的名号。
“夸我的,当然喜欢听。”姜葵把
上的斗笠和手中的包裹一齐放在身侧,大剌剌地在蒲团上坐下,同样端起茶杯浅尝了一
,“是沏了三遍的阳羡茶,你可真讲究……蒲柳先生。”
坐在对面的
,正是七夕那
停在长街尽
的马车里那位。
“落花点银枪”和“蒲柳老先生”时常相约在这家书坊里。
说是书坊,其实是一位说书先生的铺子,每天
夜后
流如织,都挤在一楼的坊前听书。嘈杂的
声恰好可以掩盖他们两
在二楼的谈话。
“夸得全是谬误,你也喜欢?”那个
影摇了摇
,“所谓的江大侠,不过是你这个才及笄两年的小
侠。那位‘八十大寿’北丐大帮主冷白舟,也就是个今年刚满十二的孩子,过的寿宴其实是个生辰宴。”
“那你在江湖上号称‘蒲柳老先生’,怎么跟‘老’这个字眼一分关系也没有?”姜葵小声说,白了对面的
一眼,接着想起来,隔着屏风,他其实看不见自己的
。
“不过我倒是好,怎么,你又掀翻了他家寿宴?”
烛光晃动的侧影里,那个
以手背托起下
,姿态端然如一只傲雪的猫。
姜葵噎了一下:“只不过是冷白舟那个被娇纵坏了的丫
太过飞扬跋扈,又在生辰宴上欺负
,我一时间看不过去,揍得她哭了而已……”
蒲团边的
影抬起一根手指按了按额角:“原来如此。今
北丐二帮主袁二爷找到我,出黄金十两要换你的位置。”
“你这个财鬼,没告诉他吧?”尽管知道他看不见,姜葵还是瞪了他一眼,“说起来,你今晚找我
什么?”
“昨夜我帮你逃跑,你欠我一两黄金。”
他竖起一根食指,在屏风边晃了晃:“什么时候还?”
“一两黄金?你讹我的吧?你就伸了一根指
,能这么贵?”姜葵气得往屏风上拍了一
掌,弯弯曲曲的折屏连作一串抖了起来。
“是啊,我可是很贵的。”他轻笑。
她无可奈何地抓了抓
“好吧好吧。以后江湖上出了最贵的那些悬赏,你都第一时间来找我,我慢慢还你好吧?你先把我昨天赊给你的酒葫芦还我,我指着靠它蹭酒喝呢。”
片刻的安静之后,一个半旧的酒葫芦从对面抛了出来,准确地落进她的怀里。
“我葫芦上那根绳儿呢?”姜葵正想把它系回自己的腰间,蓦地发现葫芦上的红色细绳子不见了。
“收点利息。”对面的
慢悠悠地说,“北丐出黄金十两要找你,你不若领了这悬赏,自己送上门去。我拿的酬劳,分你一半。你赚了钱还了债,我也省得费功夫再专门寻
去找你。”
姜葵懒得搭理他,自顾自地从长发间解下一根束发的红绳子,把酒葫芦在腰间系好。平时总高高扎起的长发披落下来,被满室的茶香薰得散发出一
清香。
“蒲柳先生,”她换了话题,语气严肃,“我今晚本来也想找你,有一事相求。”
“何事?”那个颀长的
影又托起下
:她难得求他。
“今天我进宫,有
推我落水。”她低低地说,“有
想杀我。我想拜托你帮我查一查,这背后是谁。”
“你知道,朝廷中的事,我向来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