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216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以打的。

大长和国几大家,杨氏已经奔逃,实力大损,自不用提。但同样出身西洱河的高氏、董氏却打算集兵反冲一波,从两侧包围前冲过于的夏兵,遏制住他们的凶猛攻势。

但关键时刻,骠信郑仁旻居然跑了!

董氏遣送来这个消息时,高源中犹自不敢相信,但当他登高望远,下视整个战场时,却默然无语了。

郑仁旻仓皇离开了荣经,在群臣、侍卫的护送下,一路南逃,往邛崃关方向而去。

他这一走,局势就再也难以挽回了。

董氏跑得飞快,带着本部兵马一路南奔,竟然比郑仁旻还快出不少。

段氏也跑了,与溃兵争相夺路,根本不想面对哪怕已是强弩之末的夏兵。

他们都走了,高氏还折腾个什么劲?打给谁看?

即便真昏了,留下来与夏仗,杨贞、杨诏兄弟俩的下场,就是高氏的下场啊!

高源中是绝对不可能昏的。

他现在的心思,已经转到了别处。

杨氏此番惨败,西洱河那边是不是该重新划分下势力范围了?

唐贞观年间,西洱河杨、赵、李三姓最为强大,尊奉唐室。但随后六诏乌蛮崛起,打得他们这些河蛮(白蛮一支)溃不成军,李氏逐渐衰落,杨氏、赵氏投靠乌蛮蒙氏,建立南诏国。

随后,蒙氏连出数位雄才伟略的君主,东征西讨,迁西爨白蛮二十万户至大理,高氏、段氏、董氏也渐渐崛起。

如今国中几大姓,高、杨、董、赵、段几乎都是白蛮出身,既是部落大首领,又在朝中为官,出则为节度使,则为大军将、清平官。

相反,乌蛮自蒙氏一族被灭后,一蹶不振,国主郑氏家族又视他们为眼中钉,接连打击,在朝中分得的官位越来越少,其势衰。曾经南诏的龙兴之地大理,在迁的那二十万户白蛮的有力支持下,已经没有乌蛮的容身之地,被吞并是早晚的事。

高源中想在其间分得一杯羹。

部落才是根基,而又是部落的基础!高氏即便将来在朝中混不下去,也可以退到地方上当土皇帝。同理,即便杨氏此番败成这个鸟样,只要部落根基还在,这个家族就还可以维持。

但高源中不想给他们机会了。

杨家已经够风光了,从杨鲲时代,到如今的杨贞、杨诏兄弟,再让他们嚣张下去,其他家族怕是都要喘不过气来。

认命吧!每一次政局的大变动,都会带来国中势力的大洗牌。兴衰沉浮,本就是应有之意。

“没救了,撤兵!”高源中拨转马首,也不回地离去了。

军官们的令声此起彼伏,有条不紊之中又透露着一丝紧张和急促。要尽可能地把更多的带回国内,这是今后争权夺利的本钱,不容有失。

当然,高源中也没奢望能毫发无损地跑回去,只能说尽力保存实力了——大败之际,不需要你跑得过夏,只要比其他跑得快就行了。

※※※※※※

李璘不知道冲杀了多少回合了。

溃不成军,枕藉僵卧者数不胜数。刀都砍得卷刃了,铁挝都杀得变形了,浑身上下浴满鲜血,直如魔一般。

带过来的三千多将士也杀得起,每个都大喘气,几乎是机械般追在敌身后厮杀。而就他们这种疲累已极的状态,已经丧胆的南蛮就是不敢回首拼杀,尤其是在他们的骠信郑仁旻下令南撤邛崃关,“暂避锋芒”的时候——这个消息,还是从一位颇有身份的俘虏中得知的。

数万贼军如水般涌向南方。他们抛弃了武器,抛弃了粮,抛弃了抢来的财物,只想着逃得一命。

意气风发出师之时,可曾想过有今?大概没有吧。南蛮一贯如此自信,屡次从剑南方向出兵,赌的就是你中原大国没法调集大军来打他。

即便真来了,并且打败了他们,那又如何?遣使告饶一番,回去舔舐伤后,下次还来!

这就是南蛮的算盘,得仿佛洛阳都听到了他们的“噼啪”声。

但这次似乎不太一样了。

“嘭!”李璘踹翻了一辆半倾覆的马车,车上的财货稀里哗啦落在地上。

最下面是绢帛,很快被血水浸透,看起来分外妖艳。

“南蛮大溃,不敢北望,但岂能如此轻易放他们走?”李璘拄着一杆长枪,道:“我知大伙累矣、疲矣、倦矣,但尚未竟得全功,如何能安心休整?这是一车财货,那边还有几车,我做主,拿来招募勇武果敢之士,随我轻兵追击。只要跟我走的,都可以先挑两件金银器、五缗钱、十匹绢,回来还有赏。我说话算话,不足的我自补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已经不是小钱了,厮杀许久的武夫们强打,意动不已。

不一会儿,便有数百站了出来,道:“虞候一向说话算话,我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