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22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则说洱海养啊,高氏的族们一定生得很美貌,届时最漂亮的献予陛下,剩下的他们自己分一分。

则说不好此道,独钱财,高家累世富贵,家藏一定很丰富,或可分一杯羹。

高方又暗吸一气。

他知道,武夫们并不全是傻子,这会多半在装粗鄙,向他施加压力呢。

“我闻大夏天子击真,令其酋豪来拜。析其地置铁利、宝露、黑水、同江、鲸海五州,各有刺史。”高方说道:“今代族叔乞为永昌州刺史,世镇之。”

“永昌州?莫不是永昌镇?”李唐宾问道。

“正是永昌镇。”高方说道。

李唐宾面无表,心中却在思索。

之前杨贞遣使营,亦乞为永昌节度使,世袭罔替。

看起来,杨氏更为粗鄙,居然没好好研究唐、夏以来的羁縻制度。

前唐初年,在部分相对重要的羁縻州置都督府,土官世袭都督,南北方皆有;相对不那么重要的羁縻州,土官世袭刺史,多在南方。

夏承唐制,但又有些许改变。刺史之职相对较多,比如七圣州诸郡王世袭刺史,宝露等州真酋豪亦世袭刺史,黔中中南部还有一大堆两字州名的羁縻州刺史。

刺史之下,则有部落使等职务,一般在正州内部分封。

高氏好歹研究清楚了,杨氏则还抱着节度使不放,虽然这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再说回眼前这事,怎么都看上永昌镇了?那地方真那么好?

李唐宾不是很了解,毕竟没去过。但能被杨氏、高氏争抢的地方,一定不会差的。想及此处,他倒觉得这两家都没机会得到永昌。

“兹事体大,我做不了主。”李唐宾说道:“再者,国家土地,像桩货物一样谈来谈去,成何体统?高氏既有心,当整顿兵马至大理,听我号令。建立功勋之后,圣自然会酌封赏,可明白?”

高方愕然。这李唐宾居然与他打起了官腔!

“怎么?不乐意?”李唐宾用危险的眼看了看高方,道:“高家根基其实是在西京吧?昔年皮逻阁一统六诏,又开发永昌,迁西爨二十万户至大理、永昌,高氏慢慢崛起,素为西洱河大首领,至今百余年矣。听起来不错,但咱们打的就是百年势力!”

军校们听了哈哈大笑。

说魏博镇还不止百年,三百万,照样被连根拔起了。魏博武夫比高家这种部落豪族难缠多了,而今也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说河北诸镇都在一百五十年上下,铁打的衙兵、流水的节度使,根基可比南蛮部落厚多了,要不让高氏去河北看看?

则说别和他们废话了,出征以来,李璘、王郊屡建功勋,他们都没捞着,先放过郑仁旻,去攻东京,好好“快活快活”。

高方固然是才智杰出之士,但在听到“快活快活”四个字时,心下还是多有惊惧。

唐代宗广德元年(73),阁罗凤巡视昆川(今昆明)。

永泰元年(75),阁罗凤之子凤迦异攻曲州、靖州(今昭通一带),极大改善了昆川的外部环境,于是筑拓东城,开始经营昆川地区。

随后多年,不断将俘虏的各族迁往拓东。

比如,贞元十年大败吐蕃,得其川都督府(今丽江),将磨些蛮万余户迁往昆川。

骠国都城时,得其贵族、官员、僧侣三千,发往拓东。

经营永昌时,当地不服管教的哀牢夷“系颈盈贯”,送往鄯阐府。

如此苦心经营百余年,才有了今之盛况:鄯阐府户二十余万,盛产稻麦豆子,牛羊被野,百姓男耕织,又有渔盐之利,更与各部落通商,获利大焉。

这么一个富庶之地,让几万夏兵涌过去,够他们杀几天?

回想起一路上看到的被夏兵“征粮”的村子,尸体僵卧之处,惨不忍睹,有些做得实在过分的,可能嫌杀戮太盛,直接把村子烧了,遮掩劣迹。

如果让他们去了东京——高方不敢想象。更何况,东北边还传来消息……

在这一刻,温文尔雅的年轻终于敌不过一群老流氓,无奈低下,道:“我这便回去商议。”

“限期十,若高源中不来,我自去迎他。”李唐宾说道。

军校们哈哈大笑。

高方行完礼,狼狈离去。

※※※※※※

八月十六,李唐宾拔营启程,一而至云南赕。

傍晚,董氏使者董伽罗求见。

其时诸军正在吃饭,城内外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一路上没怎么打仗,但吃吃喝喝,不晓得有多痛快。

董伽罗看着一被宰杀的牛羊,脸直抽抽。南诏以来积累的财富,就这样一天天消耗着,简直和鲜于仲通一个样,就会祸害百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