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22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殿下明鉴。”

邵明义好地接了过来,仔细看着。

原来这是一份族谱。

最早追溯到武威太守段贞,然后还有后汉西域都护段会宗、太尉段颎、镇远将军段煨、后魏(北魏)定、秦二州刺史段荣、北齐太宰左丞相段韶、郑州刺史段嗣元、大理司段楹等,基本能写的名都写了。

“别是被石虎灭掉的鲜卑段吧?”董伽罗见段义羡拿出了族谱,暗呼失策,他怎么没想到呢,于是忍不住讥讽了句。

段义羡瞪了他一眼。

李唐宾够着看了一下,道:“这族谱有点新啊。”

段义羡脸一红。

“煌煌大族,仕官累累,应是真的。”邵明义合上族谱,亲手到段义羡手中,道:“汝家簪缨大族,流落至此,诚可哀悯。不过在天南之地也作出了一份功绩,今献地而降,重归大国,圣闻知,定有嘉赏。”

“河南有段氏,听闻是唐穆宗时宰相段文昌的后,不认祖归宗?”李唐宾问道。

邵明义咳嗽了一下,道:“段文昌是鲜卑段氏后。”

“哦……”李唐宾坐了回去,不再说话。

“殿下,我家亦有族谱。”见邵明义毫不怀疑,直接采信了,董伽罗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说道。

“哦?董将军亦是中原后裔?”邵明义问道。

“莫不是董卓后?”杨诏黑着脸拉嘲讽。

董伽罗不屑地看了他一眼,道:“我家祖上乃前汉景帝时博士董仲舒后。”

!杨诏的脸更黑了,一个比一个离谱!

“杨将军亦是忠良之后吧?”邵明义看向杨诏,语气温和地问道。

“这——是!”杨诏脑筋急转弯,道:“其实,我家乃斩杀项羽的赤泉侯杨喜后。”

邵明义肃然起敬,道:“果是忠良之后,可有族谱?”

“有……有的。”杨诏答道。

“都是大国望族后裔,今后自当在中枢报效朝廷,圣也很喜欢任用忠良望族之后。”邵明义说道:“这样吧。我还没保举过官员呢,这几便写份奏疏,保举诸位京任官,如何?你等朝后,亦可在大理宣传一番,喜事嘛,让越多知道越好。中原还有段氏、杨氏、董氏后,亦可走走亲戚、攀攀,认祖归宗。”

“遵命。”杨、董、段三齐声应道。

李唐宾在旁边看了半天戏,就一个感觉,这个燕王真他妈是圣的好儿子,黑!

※※※※※※

羊苴咩城中,心惶惶。

剑川、银生、丽水、永昌四镇兵马不见踪影,东京也没甚动静,形势还不明朗吗?

而随着西洱河诸大族兵马的次第到来,守军的最后一丝抵抗意志也被瓦解了。

这几,不断有缒城而出,向夏军投降。

郑仁旻想升朝议事,却发现官员所剩无几,于是愈发绝望,把自己关在宫中,借酒浇愁。

二十八,清平官赵善政宫觐见,君臣二痛哭。

哭完,赵善政抹了把眼泪,吞吞吐吐道:“骠信,事已至此……”

“你可是劝我投降?”郑仁旻一拍桌子,大喝一声,问道。

侍卫们在外间探探脑,不断张望。

赵善政心中一紧,连忙道:“骠信误会了。老夫来此间,是劝骠信保重龙体。国事并未至不可为之处,城中尚有兵马三万余,粮充足,只要坚守待援,夏定然解围而去。”

“你不是来劝我出降的?”郑仁旻半信半疑。

“陛下如何误会老夫?”赵善政泣道:“老夫若要降,当初大渡河时便降了,何需等到今?”

他还真是来劝郑仁旻出降的。

夏主并不嗜杀,听段义宗说,渤海国主还好端端地活着,每月都有钱粮赐下,骠信若降,寓居洛阳之时,还能做个伴,不挺好么?难道真要与城偕亡?

但方才探听郑仁旻的气,发现他似乎还不太愿意降,为免把自己搭进去,只能改了。

“段义宗不见踪影,诸官纷纷走避……”郑仁旻亦泣道:“到来,竟然是赵昶最忠。”

“先帝驾崩之时,拉着老夫的手托付国事,每每思及,都哀恸不已。”赵善政又擦了下眼泪,道:“骠信一定要保重龙体,待夏兵退走之后,还要出来收拾国事呢。”

郑仁旻心稍稍好转,重新燃起了信心,道:“元知道以前做错了很多事,若真能迫退夏兵,一定励图治,届时还要赵昶多多辅佐。”

“骠信有此志,大长和国中兴有望矣。”赵善政喜道。

他能怎么说?还能怎么说?这个时候当然只能顺着郑仁旻的话,捡好听的说下去了。

君臣二谈了很久,涉及到诸多国政。一直到午时,郑仁旻留赵善政在宫中用完膳,才放他离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