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23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他现在很危险。

古来灭国之后,为了保持地方稳定,会拉拢当地大族,授予官爵,稳定心。但国君的下场一般都不怎么好,是死是活,全看战胜者的心了。

简而言之,灭国后的统战对象是大臣们,而不是国君。

“渡泸水之时,你可给朕找了不少麻烦啊……”邵树德说道:“至雅州之时,是不是还做了几首诗?诗中怨气十足,你让朕很难办啊。”

“求陛下饶命。”郑仁旻泣道。

“罢了,我连前唐逊帝都没杀,懒得理你了。”邵树德说道:“与大諲撰一样,授你中散大夫之职,赐宅邸一座,与大諲撰作伴吧。”

中散大夫是正五品散官,非职事官,就是领一份俸禄罢了。

但说实话,还是很厚道了,郑仁旻至此一颗心才落回肚里,磕道:“臣谢陛下隆恩。”

“在京期间,本分点。”邵树德挥了挥手,让他退下。

第0章 汗王

乐游塬之上,旌旗猎猎,马儿嘶鸣。

太子邵承节也带着一东宫属众前来打猎。

过来的不多,计有太子詹事、贝州崔协、太子宾客、长安韦说、太子洗马、邛州梁震、太子通事舍、邕州钟允章等,武官只有一位,即太子左卫军指挥副使安重诲。

这些职位虽高,但为时所嫉。

邵树德册立太子之后,太子立刻组建自己的班底,但他军中有,文臣却不多,于是从投靠他的进士中选拔才,充任各职。

这些,可谓一步登天,不知道被多少嫉妒。但看他们安之若素的模样,似乎也不在乎其他是什么看法,兀自围在太子身侧,轻声谈。

“燕王在云南,纵横捭阖,颇得心。”崔协说道:“听闻西洱河诸蛮对其服服帖帖,大理、昆州诸事也打理得井井有条,远近闻之,咸以为能,太子须得注意一番。”

韦说道:“燕王不是要就藩云南么?”

崔协摇了摇,道:“你还真信啊?便是真想留在云南,圣一纸诏书,也就喊回来了。”

韦说迟疑了下,道:“燕王军略如何?”

“以前看不出来什么。这次雅州之战,自成都南下,数百里驰援,以身为饵,已经赚了武夫们一波好感。”崔协说道:“守城期间,数次亲临城,鼓舞士气,随后又兵进云南,总督各部灭国,并非庸才。”

“臣请太子注意燕王。”钟允章听了一会,心中忧虑,道。

在这个国家中,广义上能被称为君的,一共只有四,即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其他,即便是后宫嫔御,也是有品级的,都是臣。

“诸王之中,确实就燕王威胁最大了。”崔协道:“臣亦请太子注意燕王。”

诸王之中,燕王是嫡子,而且看得出来不是那种混吃等死的,威胁确实大。圣明明只是不太放心李唐宾,让燕王挂个主帅的名而已,谁能想到他自己给自己加这么多戏?

学韩王不好么?在辽东领兵时,征讨之事皆付于禁军大将,自己只负责用下印鉴,这才是没有野心的皇子。

至于赵王,虽然赵贵妃被追封为明献皇后,但威胁可比燕王小多了。

唐代宗时,太子为李适(德宗),太子生母沈氏在战中失踪。代宗追封独孤贵妃为皇后,贵妃所生之子韩王李迥半点机会都没有,无法威胁太子的位置。

说到底,还是同为折皇后所出的燕王威胁最大啊。

“我家兄友弟恭,哪有你们说得那么严重?”邵承节听得烦了,眼一瞪,说道:“本来没有事,全是你们这帮天天胡说八道,无风也给掀起来。”

“太子!”韦说急了。

“太子还请三思,万勿掉以轻心。”崔协看了一眼四周,见都是自己,压低声音道:“防之心不可无啊。前些时,圣在含凉殿宴请长和国降,席间有说起燕王南征以来的一桩桩旧事,圣龙颜大悦,笑谓‘此子类我’。”

崔协这话说得很毒。

“类我”这种话,很多说过。

刘邦曾说太子“仁弱,不类我。”

汉武帝说汉昭帝“此子类我。”

李世民也曾说“吴王恪英果类我。”

这种话对开国君主而言,未必有什么意,家可能就是失望或高兴时,随一说而已。

时时刻刻考虑政治影响力,那是掌控力不足的表现,一般是后代君王才会如此。

刘邦、李世民说的话自由度、随意度很高,随你怎么解读,咋咋地。

邵树德喝高兴了,随一说,你能咋地?

这种事,在开国百年后,可能会被老官僚们重点研究,当做政治信号。

但在马上皇帝开国初期,这又是信号,那又是信号,你是信号发机啊?

开国将相,有的可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