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问题。
从伊州再往西,路途就很遥远了,运输成本也将极为高昂,且无法像河西走廊沿途各点一样,将成本分摊到过去三年之中。
打一个高昌回鹘,粮
、物资囤积了三四年,可真够蛋疼的。
这就像那啥,前戏两小时,结束两分钟——希望能两分钟结束吧。
第070章 勾当军国
建极十四年(94)的正月没啥可赘述的,一如过去十多年。
局部地区有战事,百姓生活艰难。
局部地区的战
刚刚平息,百姓缓过了一
气。
大部分地区处于和平状态,百姓不用和兵灾作伴,最主要的斗争对象是越来越寒冷的冬季——这催生了煤炭市场的
益繁荣,以及蜂窝煤的
渐普及。
四面八方的使者汇聚长安,在这个政治中心里表达着自己的祝贺与忠心。
一曲忠诚的赞歌!
平康里的伎
们最近连番排奏《骠国乐》,因为京城的五陵少年、军将商贾们就
点这个。
一时间到处都是“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的歌曲声。
《佛印》、《禅定》、《赞娑罗花》、《斗羊胜》、《孔雀王》等骠乐时隔百余年再度流行起来,成为绵延数月的热点。
从云南起运的细紲布、柞蚕绸、桐华布等战利品
由内务府代为发卖。
内务府那帮
做买卖多年,已经学
了。他们将战利品分至各个大城市,控制出货量,慢慢发卖,尽可能不让棉布的价格崩溃。但——效果有限,因为风声已经走漏出去了,只能说没让价格崩得那么快吧,为朝廷多捞了一点钱。
赵、康、诸葛、拓跋四家也得了一些战利品,邵树德给他们的价格很低,能卖多少看自己本事,算是朝廷对他们的变相补贴吧。
组建安南商社的消息不胫而走。
因为去年渤海商社拿出了四万缗出来分红,一
分得40缗,十
便是400缗钱,已经相当于一个不低的散官年俸了,且可以传给子孙后代,这与爵位的差别也不是很大了,除了没有政治特权外。
在有心
的推动下,安南商社的前景被描绘得天花
坠,勋贵大族、文武朝官、禁军将校甚至是豪商大贾,纷纷打听安南的局势。
在得知
州等地的叛
已被王师平定之后,信心稍具。投资嘛,最怕的就是血本无归,如果安南三天两
叛
,那谁也扛不住啊。如今看来,大
应该已经平息了,小
子可能还会有,就看你能不能接受这个风险了。
有渤海商社在前面打样,心动的
还是不少的。
而说起渤海商社,最近有不少渤海
、靺鞨
、
真
进
中原乃至长安。这就是加强
流带来的好处,经济
流、文化
流、政治
流都可以让双方的
员大幅度流动,加强中央朝廷对边境地区的影响力、向心力,消除误解,作用还是很大的。
靺鞨
、
真
对富庶的中原十分羡慕,但他们没有能力在这里定居。南方倒是有广阔天地,但去了江南都觉得暑热难受,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所以,大部分
还是打算靠卖命来攫取第一桶金。但现在治安形势好转,商
也不需要那么多护卫了,这方面的工作也不好找,让
惆怅不已。
到了最后,还是挤
前往沈州院,应募新兵。沈州院的教练使们挑挑拣拣,倒是捞了一大批素质极佳的新兵,源源不断送往中原,投
帝国的各个绞
机里面。有幸活下来的
,自然就有富贵了,以后可以去
真地界上再宣传一波。
正月底、二月初,于阗、高昌回鹘、
本国使团相继抵达长安,算是给这个略显平淡的正月带来了一点谈资。
于阗国其实每隔两年就派一批官方使团过来,民间僧侣使团更是每年都有,没什么可多说的。
本国则是因为新朝鼎立,长时间不来也不像话。更何况这些年两国贸易的增长幅度惊
。从海州、明州、登州出发的船只极多,且商
多收铜钱、金银,让
本贵金属开始加速流出。
不过在前些年,一个消息不胫而走,提到
本沿海某些岛屿盛产白银,有“金山银山”。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连具体哪个岛屿都提到了。
本方面一开始不信,但随着流言
盛,便派
前去查验。
其实一开始也没发现什么,就在快要放弃时,果然发现了银矿。
这个银矿不大。但
本
不这么看,能发现一个银矿,自然会有第二个。于是乎,继续勘察,确实成果不小。
这些年,
本的白银产量已经在缓慢地增加,对于贸易
超不那么焦虑了。这次派使者前来,主要还是为了求得一个册封,进一步加
两国关系。
高昌回鹘同样是来求册封的。
但时间点如此敏感,恐怕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即便使者不断谢罪,基本上也无济于事。战争,已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