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28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剩下大概六七十,老的老,小的小,什么都不了。犹记得当时遇到的某个孩童,饿得哇哇大哭,他给了两张醋饼,那孩童就拽着他的衣角,想要跟他出去打仗。

真是胡闹!王彦章的嘴角溢出了微笑。

紧急,他不打算进村逗留了,而是放慢了马速,顺着村前的土路,一边走一边看。

“这村子住进了不少汴州。”跟在他身后的辽东府兵们闲聊了起来。

“汴州如何愿意来这边?”

“想要你来的时候,不来也得来。”

“何止这个村子。前些时在庭州,沿着山麓,一溜的农田,用着从山上流下来的雪水灌溉。听农音,好像也是河南的。”

“圣在一步步恢复天山南北的田地,今年秋收后,粮供给应无碍了吧?”

“差得远呢。咱们回家之前,这里产出的粮食,都不够吃的。”

听到“回家”二字,王彦章心中一动。

去年带着两千辽东府兵随征,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再有半年,也该回家了。

一走就是两年,家中倒是无虞。

区区两千府兵而已,又不是两万、二十万,朝廷还负担得起。

两年下来,他们得了不少赏赐,比如高昌的布帛、北庭的牛羊等等,朝廷发给军票,回家路过北京时,凭票领取相对应的东西即可,足可弥补两年不在家的亏空,甚至还多有盈余。

更有那作战勇猛的,还得了一两件金银器赏赐。这在辽东可是稀罕物,让艳羡不已,同时暗暗自勉,接下来若有战事,一定不能落于后。

“十万铁骑,横扫西域,嘿!”王彦章一夹马腹,走远了。

符存审帐下汇集了各路杂牌兵马,数万总是有的。扣除掉必要的留守员,再算上蕃兵,即便没有十万众,也绝对不会少于八万。

八万,骑着马儿,赶着牛羊,浩浩西边的原,所过之处,何能挡?

自回鹘西迁之后,西域得有七十年没见过这么庞大的游牧军团了吧——庞特勤在焉耆自称叶护之时,即便算上名义上归属于他的高昌回鹘,也不过二十万,然后就横扫整个西域以及更西边的八剌沙衮、拔汗那等地,开国称制。

王彦章已经得到消息,符存审刚刚得了一个新衔:北路游奕讨击使。

命他进突骑施故地,伺机进讨贼

具体讨的是什么“贼”,王彦章不是很清楚。他只知道圣在西域有很多事要做,比如移民屯垦,但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讨的如果是穷光蛋,这个买卖就很亏,达不到目的。

那么,圣要讨什么地方,已经很清楚了。

他们这一路,如果不直到怛罗斯、白水城这些波斯重镇,就可以判定为失败,捞不回本钱。

仔细想想,还是蛮激动心的。

王彦章下意识摸了摸鞍袋中的铁枪。年纪大了,这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仗,不能留下任何遗憾。

第03章 第三发

从六月下旬开始,突厥就陆陆续续离开了疏勒,返回老家。至七月中下旬,除部分辎重驼队外,绝大部分都回来了。

热海左近,喜气洋洋,欢欣鼓舞。

“咄禄,给公驼王打仗,收获不小吧?”贺猎城附近,拔塞仔细欣赏着一匹锦缎,啧啧称,待见到咄禄过来后,脸上浮起嘲讽的笑容,问道。

咄禄今年三十余岁,是热海东南部几个氏族联盟的首领,素有骁勇之名,但脑子不太好使,以前跟着高昌回鹘打仗,现在跟着公驼王打仗,但就是看不见无上可汗那伟岸的身躯,说什么好呢?

“收获还行……”咄禄的话刚说一半,眼睛就陷那匹锦缎拔不出来了。

“怎么样?很不错吧?无上可汗赏赐的,洛阳宫廷御用之物。”拔塞矜持地笑了笑,转吩咐仆准备茶水。

应了一声,很快就在帐内烧起了茶水,其间拆了一盒茶叶。咄禄眼尖,一看就知道是好货。

与一般想象中不同。茶叶自唐开始盛行,到晚唐时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庞大的产业。因为唐代在域外地区巨大的影响力,唐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多的效仿,茶叶就是其中之一。

唐时曾有使者出使吐蕃,在帐中烹茶。吐蕃赞普见后,就展示他的收藏品:寿州茶、舒州茶……

其实在那会,茶叶也只在唐的上层流行,不像晚唐那样连下层都开始饮茶。但吐蕃上流社会跟进得很快,可见一直在密切观察着唐的生活方式,并乐于效仿。

回鹘、突厥也有饮用茶的习惯,不过仅限于上层。咄禄就从粟特、回鹘商手中买过中原的茶叶,主要产于蜀中、鄂岳,因此他是识得其品质优劣的。

此时咄禄看着仆拿出的那一串穿起来的茶团,再看看那做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