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33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队,也能上阵打一打,与这些夏兵过过招。

数呢?远远不及。

这就是国力的差距了。按照夏国所言,阿赖山一战,殿后的几千古拉姆全军覆没,那损失可太大了。这往往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且新编练的古拉姆究竟还有没有原来的那些能打,有没有他们丰富的战场经验,可是很难说的。

如果这些锐部队持续消耗,那么对于波斯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不知不觉间,马哈木的内心之中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动摇。而他的见闻、想法,一旦与波斯国内那些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贵族、将军们结合起来,即便大维齐贾伊罕尼再德高望重,也不得不为之妥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答应夏的条件。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嘛。这些事,不经过讨价还价,又怎么可能最终定下来?

只不过,在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双方的武、百姓肯定又要受苦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

朝会结束后,邵树德来到了中书省集贤殿书院。

这是国家的藏书机构,遇到孤本、珍本,就抄录一份,甚至还承担勘误、校对的职责,前唐时代的老手艺了。

里面办事员的工作量很大,几乎每天都有活。为此,有专门的拓印、装书、修订、造笔工匠,可见一斑。

有时候,里面的学士还要给天子、皇子、公主们讲学,其实是一门好差事——对学士而言。

邵树德来到此间后,官吏们纷纷行礼,他挥了挥手,让各司其职,该啥,自己则找了个地方坐下,审阅书院里刚刚翻译、校对、抄录完的书籍。

第一本是有关医学的。

在医学这条路子上,阿拉伯是比较奔放的,因为他们公然解剖体,获取知识,这就比较那啥了。

在中国古代,或许也有做这类事。但往往社会压力极大,不得不偷偷摸摸,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以至于到了清代,医师们仍然痛感解剖知识的匮乏。

邵树德不知道阿拉伯社会对这种事的容忍程度如何,大概是比较宽容的。因为在一百年后,有位叫依本·西拿或者阿维森纳的布哈拉,就整理前资料,推陈出新,写了本《医典》,内容涵盖解剖学、外科学、药学等方面,非常大胆。

其实,在这一时期,阿拉伯、波斯的医学还是有可观之处的。他们提出了不少概念,为后世所引用。比如,糖浆(syrup)、苏打(sod)水等词汇,就源自阿拉伯语。

他们与中医一样,非常喜欢用软膏、搽剂,两国医学颇有可通之处。

唐高宗永徽二年(5),秦鸣鹤用景教刺络放血术给唐高宗治疗风眩。

白居易、刘禹锡等治疗白内障,就是请擅长此道的婆罗门僧

而阿维森纳的《医典》中,也收录了7种中国药物。

闭门造车,水平越造越差,还是需要流。

第二本是有关乐器乐谱的。

邵树德露怯了,看不太懂。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实在有点差,不过没关系,给专业士就行。

第三本是天文方面的。

他看了看,有点离谱,居然是地心说。

这本书应该不是阿拉伯写的,而是他们翻译了古希腊的相关学说后,自己进行阐发,写的一本书。

地心说当然是错误的。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你怎么证明它是错误的呢?是不是需要天文望远镜?

想起内务府那一地毛的眼镜产业,他只能叹一气。到现在还在用天然水晶磨制镜片,成本极其高昂,产量十分低下,有点离谱。

但天文与航海密不可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近海航行的难度很低,因为有陆地参照物,但你若想离开海岸远一些,大洋,那么如何定位就很重要了。

东晋僧法显在访问印度乘船回国时曾记述:“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月、星宿而进。”

是的,在大海上可以靠星辰定位,但此时的技术还十分落后,误差很大。这从九成九以上的船只仍然走近海就能看得出来,偶有进海航行的,经常偏航。比如,从明州出发前往本的船只,就经常跑到朝鲜去,这就是在大海上偏航了。

想到此处,他猛然惊醒,喊道:“韩全诲。”

“陛下。”韩全诲走了过来,躬身行礼。

“波斯使者走了没?”他问道。

“已行十余。”韩全诲答道。

“派追上他们,就说如果能从格达图书馆——”邵树德说了一半,又摇了摇,道:“算了,这样太切了。让李守信过来见朕。”

李守信是鸿胪寺少卿,建极十四年随驾西征,同光元年返回。

在结束西征,返回长安的路上,邵树德就萌生出了派出使西方各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