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还在搏那万一之机。
但有些水手年纪大了以后,就会灰心丧气。兜里无钱,无力也无颜回乡,又拼不动了,于是就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下来。因为强烈的传宗接代的观念,他们会想办法娶一个
,生下后代,形成当地最初的定居
。
还有一些
纯粹是厌倦了海上风波,或者听闻同乡、好友之类葬身鱼腹的消息,不想
了,于是也住下来,成为自发聚集的村落的一分子。
最后还有一少部分,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海上冒险,他们就是奔着给亡命水手服务的路数去的——何必自己亲身犯险呢?从水手兜里掏钱不好吗?
种种因素汇聚起来,使得当地已经出现了好几个村子,长期定居
突
一千。如果算上依附过来的野
的话,
数还要更多。
邵树德很好这些
会如何管理自己。
他们之中,可没一个良民,全是无法无天之徒。
“着听望司、辽东道,选派一些
之辈,暗中混
村落,住下来。”邵树德说道:“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做,该种地种地,该打猎打猎,该伐木伐木,各安生业。渤海商社也别打他们的主意,该做什么买卖,正常做即可。此地,朕自有方略。”
“陛下圣明。”众
齐声应道。
“再昭告天下,鲸海广阔,岛屿众多,能绘制出详细海图者,赏钱万缗,授五品散官。”邵树德看着舆图上一片空白的部分,说道。
第004章 言传身教
圣
这两年不四处
跑了,群臣惊喜之余,又感到有些难受。
原因无他,圣
下朝后,经常找
问对。
今天是这一批,明天是那一拨,时间一长,没
没被骂过,个个灰
土脸。
有些时候,甚至希望圣
在出京巡视一番,让他们轻松轻松。
但邵树德让他们失望了,他的
就像焊在龙椅上,不走了,天天找
过来问对——今天找的是内务府的
。
六岁的辽王邵修守也像个小大
一般,满脸严肃地坐在邵树德旁边,乌溜溜的眼睛瞅瞅这
,看看那
,非常好。
“王黑子跟随使团走后,辽东那边你们再寻两至三
,令其约束众海商、渔民,别再祸害新罗、百济、泰封了。”邵树德说道:“至于祸害谁,朕不管,也不想知道,唯有一条,别在大夏近海闹事,也不能
坏商道,若有此类事件出现,朕直接令淮海、河北二道官员抄家,绝无宽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