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关灯
护眼
0021-0030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攻,重新夺取江西、湖南,并于汉阳县城(今武汉汉阳)重新建都,改年号为太平。

当时徐寿辉改编部队的手法实在厉害,他在每个士兵的背后写下了一个佛字,并说这样可以刀枪不,这个谎话似乎容易被揭穿,因为士兵到了战场上就会发现不是真的(不信扎你一枪试试),这个谎话还有下半部分,如果你不幸阵亡,那并不是这个字不灵,而是因为你的心不诚。也就是说没有死就是因为我写了字,死了怪自己,谁让你心不灵!

这种类似二十二条军规的荒唐逻辑在当时倒是很有市场,所以他的士兵在上战场前都要念经,搞得很多元朝政府军也莫名其妙,还以为是碰上了和尚。

与之相对的是他的将领们,这些可不是吃素的,都是一等一的名将,在徐寿辉手下有所谓四大金刚之称,分别是邹普胜(总司令)、丁普郎(狂,原因后来会说到)、赵普胜(双刀无敌)、傅友德(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此四带领部队横扫元朝军队,创立了天完政权。

在徐寿辉的部队里,兄弟义气是为看重的,如果有谁背叛了兄弟,是要受到大家的鄙视和惩罚的,这种组织体系很容易让我们想起著名的洪兴帮,可是有讲义气的就一定会有不讲义气的。自古以来从无例外。

丞相倪文俊就是这样一个,他一直在徐寿辉身边,知此除了长得帅,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自己是博学通才,文武双全,凭什么在徐寿辉手下活,于是他企图暗杀徐寿辉,篡夺帝位。却被,没有办法,只能自汉阳逃往黄州,因为黄州是陈友谅的老巢。

倪文俊一直很相信陈友谅,因为他不但是陈友谅的领导,还提拔了陈友谅,让他成为了军队中间的高级部,可以算是他的师傅。

可他忘记了一条中国的古话——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26]

陈友谅是一个什么样的呢,用八个字可以形容他,心黑手狠,胆大妄为,从他后来的行为看,确实没有什么是他不敢的,别把义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却把义气当成狗屎。

不敢杀上司,杀兄弟,他起来毫不犹豫,完后还大大咧咧的承认,就是我的,你能怎么地?

要分析这个物,需要从他的童年说起,他本是渔民,而且还是那种最低等的渔民,相当于贱民,这种渔民在元代一般不上岸,吃住都在船上,村民都不和他们打道,因为他们身上总是有着挥之不尽的鱼腥味,陈友谅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从小就饱受别的歧视,唾骂,以及那种看见他就躲得远远的行动和眼神,使得他心中有着厚的自卑感,对他而言,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靠自己!

他努力读书,终于在当地县衙找到了一份写作文书的工作,但这个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尊严,那些瞧不起他的依旧瞧不起他,时常听见的低语声和议论声让他发疯。

原来读书也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在长时间的思考后,陈友谅似乎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让别敬重自己的方法。

往上爬,不断的往上爬,直到那最高的顶点,那些瞧不起我的最终要在我的面前低下来。

于是,当徐寿辉的起义军来到家乡时,本是元朝政府公务员的陈友谅参加了起义,将矛对准了发工资给他的元朝,他参加起义的动机明显与那些贫苦农民不同,这动机是一个信号,代表着在陈友谅的心中,信义和忠诚不存在。

在他的心中,唯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地位,是当他高高在上的时候,无再敢藐视他!

在陈友谅所学习的东西中,四书五经和经史子集都是不重要的,他掌握的最好的是"杀""斩除根""无毒不丈夫"之类的生哲学,厚黑学应该也是他的专长,倪文俊欣赏的也就他这一点,但他想不到的是,有一天,陈友谅会把这一招用在自己身上。

倪文俊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跑到陈友谅处时,陈友谅仍然友善的接待了他,为他准备了房间和换洗的衣服,陪他谈话,倪文俊顿感自己没有看错,便把内幕合盘托出,越说越气愤,留下了眼泪,陈友谅平静的看着他,问出了关键的一句话:

"赵普胜他们怎么样了"

倪文俊更是悲从心中起,"他们那几个,你还不知道,都是徐寿辉死党,不过,我们联手,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好了,这就够了,我不用再问了。

一天之后,汉阳的徐寿辉收到了倪文俊的颅。

[27]

陈友谅在杀掉倪文俊后,以所谓匡扶之功成为了天完国的第一重臣,他的能力也充分表现了出来,他知善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更为难得的是,他是一个很有带兵才能的

汉高祖刘邦问过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告诉他只有十万,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兵不是越多越好,关键看在谁的手里,怎么使用,而陈友谅的能力远远不是十万兵可以包容的。

与他相比,徐寿辉就差得太远了,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