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关灯
护眼
0111-0120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粮这一天,官吏们准备好,一旦斛已经装满,便凝神屏气,闭目思,然后气沉丹田,大喝一声,部分加十米助跑,冲到斛前,拚命一踹(不拚命不行啊,踹下来都是自己的),如果踹下来的多,就会哈哈大笑

那么老百姓呢,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的粮食被这些夺走。

请大家注意,这两招只是封建社会最平常的,明朝的很多名臣如三杨、李贤、徐阶、张居正等都是靠这两招的收益养活自己的。而后来的皇帝也认可这些作为合法收

虽然朱元璋的工资政策对这些行为的泛滥负有一定责任,但这并不能成为贪污行为的借,内因才是决定的因素,官员们还是应该从自身上去找原因。

大家可能会问,当时有没有不贪这些便宜的呢,我回答大家,确实是有的,但是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篇第三十章

章节字数:4272更新时间:07-02-2215:52

[117]

只靠俸禄过子的,最出名的莫过于海瑞。

这位仁兄实在是第一号正,他几十年如一,辛辛苦苦活,没有什么奢侈的享受(也没钱),不该拿的他一分钱也不拿,上面说的火耗和淋尖踢斛的好处他从没有贪过。每月就靠那点俸禄过活,家里穷得叮当响。

他最后的官职是南京右都御史,这是个二品官,相当于监察部部长,可以说是文官中俸禄最高的之一了。但他家里请不起几个仆,什么事都要自己动手,吃得也不好,长期营养不良,他死后,佥都御史王用汲来处理后事,一进门看见海瑞的家便痛苦失声。他想不到海瑞临死竟然如此凄惨,家里到处吊着旧布帘子(买不起新布),用的箱子烂不堪,家里都穿着补丁衣服。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毫不过分。

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海瑞家连办丧事的钱都拿不出来,棺材也买不起,出殡的钱还是大家凑起来的。

这样的在朱元璋时代也有,如当时的宏文馆学士罗复仁,为十分老实,家里很穷,但朱元璋对他仍不放心,有一天跑去他家里看,罗复仁买不起好房子,他只能在郊区买了间房子度。朱元璋东拐西拐,终于找到了地方,见两间瓦房外,有一个正提着桶刷墙。朱元璋见此土脸,迹满面,以为是给罗复仁活的民工,便问他:"罗复仁住在这里吗?"

没想到,刷墙的这位听到有问他,回一看,大惊失色,慌忙跑过来跪拜,说道"我就是罗复仁!"

朱元璋这才看清他的脸,原来这个真是罗复仁,再看他的打扮,一手拿着刷子,一手提着桶,衣衫褴褛,和叫花子没什么区别,顿时哭笑不得。半天憋出一句话:"你怎么住这样的房子?"

罗复仁赔笑着说:"臣家穷,只能将就了。"

朱元璋过意不去的说:"你这么有学问的怎能住这样的房子。"便赐给他一所大宅院。

罗复仁算是清贫了,但毕竟他的官位不高,还有比他厉害的。

在六部中,以吏部(事部)的地位最为重要,吏部尚书(部长)吴琳为官清廉,后退休回家,朱元璋派使者去打探他的近况,使者到吴琳家乡,考虑到他当过大官,应该有很大的房子,便去寻找。但转了一圈,没有见到什么大房子,他便在路边找到一个正在秧的老农,问道:"请问吴尚书住在哪里啊?"

谁知那老农抬对他说:"我就是吴琳,有啥事儿?"

使者十分感动,便将此事回报朱元璋,朱元璋听后也十分感慨。

这些无疑都是优秀典型,但有他们这样高的道德修养的实在不多。

[118]

除去工资制度外,明朝时候的休假制度也有必要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古的假期都是怎么休的。

先说老祖宗汉朝吧,他们实行的是五天一休制,也就是五天休息一天,可不是休息星期六或者星期天,而是到哪天休哪天,这一天还有个名字叫"休沐",在这一天,官员们可以回家,这样看来汉朝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隋唐时期,改成了十天休息一次,称成"旬休",好像待遇比汉朝差了不少,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今天黄金周的概念,他们每逢新年、冬至会休息七天。这七天时间是带薪假期。除此之外,能想得出来的理由也可以休假,除了我们常的端午、中秋、重阳外,还有皇帝的生(由于皇帝经常变,所以这一个假期也经常变),让吃惊的是连如来佛祖的生、老子的生,孔子的生也都放假,估计当年要是基督教传播广泛,上帝的生也要算在里面。

宋朝待遇稍微差点,但是一年假期还是有个几十天的。

到了元朝,况发生了变化。在元朝统治者看来,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什么旬休,大休都没有了,大家以工作为重,一年只有十几天休息。

终于位置传到了朱元璋的手里,这位仁兄的工作神我们已经介绍过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