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关灯
护眼
0251-0260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普通也可以成为英雄的,只要你有勇气。

除去文和老百姓外,一位武将也表现出了他的忠诚,此是盛庸手下的大将张伦,在盛庸兵败投降后,北军也希望招降他,张伦笑着说道:"你觉得我是一个会出卖自己的吗?"

说完毅然赴死。

张伦是一个不起眼的将领,我们之前也并没有提到过他,他虽然没有什么战功,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与之相反的事,如盛庸、平安这些职业武将却全部投降了朱棣。

盛庸、平安身负大才,素有谋略,历经百战,却反而不如自己的部下和一个普通的樵夫!诚然可叹。

疑团

朱允炆当然并不知道臣下的这些义举,他烧毁了自己的宫殿,然后不知所终,于是历史上最大的疑团之一诞生了。但其实这个疑团并不是由朱允炆的失踪开始的,早在朱棣攻京城时,北军就接到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即不皇城,而是退守龙江驿。很明显,朱棣并不想背上杀掉自己侄子的罪名,他围困皇城,给朱允炆自绝或是让位的时间。

但朱允炆的选择却出乎他的意料,烧毁宫殿说明朱允炆并不想让位,但这位有几分骨气的侄子却也没有自杀,因为在宫后,朱棣并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体。既不退位,也不自杀,那就只剩下逃跑了。

朱允炆的下落从此成了千古之谜,此事后来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连锁效应,而朱允炆的逃走本身就如同一部侦探小说,我们将在后面对此进行详细地分析,这里暂不详述。

==============================================================

《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明月/著

明朝那些事儿2

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二册,内容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后来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中被害身亡。

明朝那些事儿2朱棣篇第一章

章节字数:3509更新时间:07-02-2216:13

[254]

朱棣终于坐上了他的宝座,他认为这是自己当之无愧的,因为他为之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多少次命悬一线,多少次功败垂成,才换来了今天的胜利和成功。

而在短时间的兴奋后,朱棣立刻意识到,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清除那些反对他坐上皇帝宝座的。于是历史上一幕罕见的行开演了。

朱棣首先找到的是方孝孺,他知道方孝孺名满天下,而且道衍早在他攻下京城之前就对他说过:"殿下攻下京城后,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你一定不能杀他!如果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会绝了!"

有这位军师的警告,朱棣自然不敢怠慢,他预料到方孝孺一定不会轻易投降,但他也不会想到事居然会演变成一次历史纪录的惨剧。

朱棣在大殿接见了方孝孺,他希望方孝孺能够为他起诏书,其实所谓起诏书找其他也可以,但如果是方孝孺亲自写的,能够起到安抚天下心等更好的作用。所以这份诏书非要方孝孺写不可。

但朱棣绝不会想到,方孝孺应召而来,并不是给他写诏书的,而是拿出了言官的本领,要和朱棣来一场继位权的法律辩论。

方孝孺哭着进了大殿,不理朱棣,也不行礼,朱棣十分尴尬,劝说道:"先生不要这样了,我不过是仿照周公辅政而已啊。""

这句话激起了方孝孺的愤怒,他应声问道:"成王在哪里?!"

"自焚死了"

"成王的儿子呢?!"

"国家要年长的君主"

"那成王的弟弟呢?!"

"这是我的家事"

社会青年朱棣终于领教了最佳辩论手兼继承法专家方孝孺的厉害,他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让拿出了纸和笔给方孝孺,他写。

方孝孺不写

继续强

方孝孺写下"燕贼篡位"四字

朱棣已经愤怒得丧失了理智

"你不写,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诛我十族又如何!"

实事求是地看,方孝孺说这句话并不一定真想让朱棣去诛灭自己的九族,然而他却不了解朱棣,朱棣不是那种声声威胁说不让你看到明天的太阳之类的话的,但他却可以保证明年的太阳一定会照在你的坟

而且他十分力法则,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他,至少他的使用技巧已经超过了当年的陈友谅,因为他懂得一条重要准则:

力不能解决一切,却可以解决你

他让把方孝孺拉了出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