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关灯
护眼
0371-0380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不出杀的事的。而他夜探访朱棣,也充分说明了在此之前,他并没有向朱棣通报过建文帝的消息。

当然,在谈话之后,朱棣会不会派去斩一下,除一下根,那也是很难说的。

不过我愿意相信,朱棣没有这样做,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个灭绝,他的残忍行为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皇位,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变成了一个老,并且得到了那个答案,他也应该罢手了。

推论3:答案

“二十年过去了,我也不想再争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个继续活下去。”

我相信,这就是最后的答案,因为只有这样的答案才能平息这场二十多年的纷争,才能彻底解脱这两个的恐惧。

坐在皇位上的那个,解脱的是神,藏身民间的那个,解脱的是体。

我不会再和你争了,做一个好皇帝吧。

我不会再寻找你了,当一个老百姓,平静地活下去吧。

[377]

这场叔侄之争终于划上了句号。为了权力,这对亲彼此之间从猜忌到仇恨,再到兵刃相见,骨互残,最终叔叔打败了侄子,抢得了皇位。

但事并未就此结束,登上皇位的虽然大权在握,却时刻提心吊胆,唯恐自己在某一天夜里醒来,会像上一个失败者那样失去自己刚刚得到的东西。

因为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再失去。

被赶下去的那个更惨,他必须抛弃荣华富贵的生活,藏身民间,从此不问世事,还要躲避当权者的追寻,唯有隐姓埋名,只求继续活下去。

这种残酷的心灵和体上的煎熬整整持续了二十年,六千多个夜夜的折磨,足以让任何一个发疯。

得到了权力,似乎就得到了一切,但其实很多并不明白,在权力游戏中,你没有休息的机会,一旦参加进来,就必须一直玩下去,直到你失败或是死亡。

得到了很多,但失去的更多。

这就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

死于征途的宿命

无论如何,朱棣终于得到了解脱,虽然来得迟了一点,但毕竟还是来了,至少他不会将这个疑问带进棺材。

也算是老天开眼吧,因为如果这个答案来得再晚一两年,朱棣也只能带着遗憾去见他父亲了,不过现在他终于可以心无旁顾的过几天舒服子了。

朱棣的神得到了解放,这之后的子对他而言应该是放松而愉快的,但这恐怕也是上天对他最后的恩赐了,因为死神已经悄悄近了他。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阿鲁台又开始重旧业,在明朝边界沿路抢劫,侵扰大同等地,此时朱棣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还是十分勉强地骑上了战马,第五次率领大军出征。

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儿子着想,帮他把对收拾净,将来才好安心做皇帝,就算留不下多少遗产,也给你留个太平子吧。

古往今来的父,大抵都是如此。

朱棣与往常一样,挑选了几个大臣与他一同出发远征,而在他挑选的中,有一个会在不久之后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个就是杨荣。

明朝那些事儿2朱棣篇第三十二章

章节字数:1780更新时间:07-02-2216:25

[378]

六月,大军出发到达达兰纳木尔河,这里就是原先阿鲁台出没之地,然而此刻已经是去楼空。抢劫惯犯阿鲁台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经过反覆搜寻,仍然不见阿鲁台的身影,朱棣的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大臣们发生了争论:

张辅表示,愿意自己领取一个月的粮食,率领军队大漠,一定要把阿鲁台抓回来。

杨荣表示,大军已经到此,如果继续呆下去,粮必然无法充足供应,必须尽早班师。

朱棣木然地听完他们的争论,下达了命令:

班师

他也已经厌倦了,从少年时起跟随名将远征,到青年时靖难造反,再到成年时远出蒙古,横扫大漠。打了几十年的仗,杀了无数的,驰骋疆场的生活固然让意气风发,却也使疲惫不堪。

还是回家吧。

七月,大军到达翠微岗,周身患病的朱棣召见了杨荣,君臣二之间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

朱棣说道:“太子经过这么多年磨练,政务已经十分熟悉,我回去后会将大权给他,我自己就安度晚年,过几天平安子吧。”

杨荣心中大喜,却并不表露,他回应道:“太子殿下忠厚仁义,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重病缠身的朱棣笑了笑,他夺得了江山,也守住了江山,现在儿子已经很能了,大明帝国必将在他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自己也终于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