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关灯
护眼
0401-0410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从此开始了称霸蒙古的军事行动。

事实证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有本事的,仅仅过了六年,脱欢就击败了瓦剌的其它部落,统一了瓦剌,成为了瓦剌独一无二的首领。

之后,他拥立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为汗,并开始攻击阿鲁台。

由于当年被朱棣打得太惨,阿鲁台元气不足,在与瓦剌的战斗中被击败,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被脱欢击败,并最终战死于大漠之中,这位曾与永乐第一名将朱棣周旋几十年的风云物就此结束了一生。

[409]

脱欢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他的梦想绝不局限于做一个太师,他的真正理想是恢复大元的天下,重新占据中原,但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正统四年(1439),壮志未酬的脱欢死掉了,可是明朝并没有因此得到和平,因为替代他的,是一个更为可怕的对手——也先。

也先是脱欢的儿子,他比他的父亲更加强悍,也更加聪明,短短几年之内,他向西攻击哈密,控制了西域通道,威明朝西北边境,他向东攻击兀良哈,正统十年,瓦剌彻底击败了兀良哈三卫,并控制了当时尚很弱小的真族,甚至威胁到了朝鲜。

此时的蒙古已经完成了统一,而也先与他的父亲一样,也整梦想着恢复大元天下,所以,在一切就绪之后,他把自己的矛指向了明朝。

虽说也先进攻明朝报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在我看来,引起这场冲突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钱。

蒙古很会打仗,不过也很穷,他们不种地,也不纺纱,要想得到生活必需品,只能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换,另一种是抢劫。

在朱棣的那个时代,蒙古更多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得快又方便,但经过朱棣的几堂军事教学课,以及拳脚刀剑的教育方式,蒙古逐渐意识到,继续抢下去会亏本的。

而且在抢劫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你家缺衣服,想抢几匹布,可出去几次都遇不上(家不可能准备好了让你抢),蒙古虽然善战,但并不是打不死。他们也只有一个脑袋,而抢劫是刀舔血的行当,随时可能完蛋。为几匹布就把命丢了,实在不划算。

于是,在此之后,蒙古开始走第一条道路——和平发展之路。

他们开始和明朝政府做生意,但蒙古有什么生意可做呢?

不要忘记,虽然他们不搞农业和手工业,但他们也有畜牧业,蒙古部落家家户户都养马,养羊,发财致富之道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部落首领的倡议下,蒙古部落开始大量放牧,生意也越做越大,贸易的形式以朝贡为主,每年蒙古定期易,经常带着牲畜千余,皮毛几千张,浩浩地来做生意,随行的还有使者,在我们的印象中,使者应该只有一两个,不过蒙古部落派来的使者数却要加个千字——一两千

从古至今,估计没有哪个国家派外使节会一下子派出上千,而这些所谓的使者实际上是蒙古的小商小贩,他们都是赶着自己的牛羊马来做搞对外贸易的。

[410]

如果就这样做生意做下去也不错,毕竟各取所需,而且明朝总是处于贸易的优势地位,每年都是贸易顺差。

因为手工业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规模化,而且也不用多少成本,从史料分析,当时的明朝政府也确实有抬高物价的嫌疑,各种瓷器、纺织品的价格确实有些偏高,但蒙古也只能全盘接受。

道理也很简单,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你想买就买,想卖就卖,不愿意就散伙!

明朝的可以不吃牛羊,但蒙古不能没有纺织品,没有常用具,所以不能散伙。

然而这看似对明朝而言一本万利的生意中,却隐藏着危机。

到了也先时期,由于需求量大,朝贡贸易剧增,本来一年只做一次生意,渐渐发展到一年数贡,每次来做生意的有几千,牲畜皮毛和马的数量也大大增加。要知道,这些牲畜皮毛都不是白送的,明朝政府需要用大量的东西来换,由于数量过大,明朝政府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那么多现货供应。

明朝政府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掉了一个贸易陷阱,看似不懂贸易的蒙古部落实际上十分明。

明朝政府终于发现,蒙古部落选择这些牛羊作为贸易品是有着很的考虑的,因为放牧牛羊对于这些游牧民族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

放牧所需的工成本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平的生活就是放牧,除了这个之外也没有什么工作可,自然也不需要统计误工费。而牛羊吃的是,这些都是天然资源,在羊毛衫尚未流行的当年,原沙漠化似乎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牛羊养大后,直接送到明朝来换东西,一牛可以换到很多明朝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明朝的出产品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迟早会供不应求,这样下去,国家怎么得了。

而也先也以自己统一蒙古的声威和武力为后盾,玩了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