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产被查收,而他的家
也被杀得一
二净,其中还是王山先生最惨,他被割了上千刀才死,这是因为大臣们提议,虽然王振已经死了,但还需要找个
来替代他受刑,方可有个
待(够狠)。
于是,从千里之外投奔王振的王山便替他的好亲戚受了此刑,七年富贵换了个凌迟,真是亏本买卖。
[445]
说实话,从法理学的角度上来讲,王山、马顺等
并没有明显的罪行,被活活打死似乎没有理由,如果从程序上来说,大臣们的行为应该属于故意伤害致死,绝对算不上是正当防卫。
但在场的每个
都知道,这些
都是十恶不赦之徒,正是因为他们,朝纲才会如此不振,国家才会如此混
,数十万士兵才会送命,所以在我看来,当他们出于义愤,打死这些王振同党的时候,他们已经实现了正义。
因为真正的正义,就存在于
们的心中。
最后一个麻烦
军队开到了,粮食充足了,王振的余党也彻底清除了,在于谦的努力下,很多棘手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但他还有最后一个麻烦,这也是最大的一个麻烦:
皇帝还在
家手里呢
很明显,也先把朱祁镇当成了一张信用卡,把大明帝国当成了提款机,只要
还在他手里,他就会不断地刷这张无限额的金卡,直到把银行刷倒闭为止。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想一个解决的方法。
于谦清楚地认识到,朱祁镇之所以会成为也先手中的王牌,不是因为他是朱祁镇,而是因为他是皇帝。
朱祁镇就是论斤卖也卖不到几个钱,但皇帝的这个名分却重如泰山。
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再立一个皇帝。
因为皇帝不是你朱祁镇的,而是大明帝国的,这个名分可以给你,也可以给别
。
换句话说,朱祁镇是不是皇帝,不是朱祁镇说了算,也不是你也先说了算,而是我们说了算。我说你手上的皇帝是假的,就一定是假的。
就算不是假货,也是个过期产品。
天下唯一的皇帝权威认证机构在我这里,想定期领工资?也先,你就别做梦了!
方针已定,那么立谁呢?
最先被考虑的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
,不过这位仁兄当时只有三岁,别说处理朝政,话都说不好,字也认不全,立他当皇帝就是抓瞎。
唯一可能的
选只有朱祁钰。
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立朱祁钰为皇帝。
皇太后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朱祁钰也算是他的儿子(非己出),立刻就同意了。
但意想不到的是,朱祁钰推辞了,他说自己不想
这份工作。
这套把戏我们也见得多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可以肯定,朱祁钰先生确实不是虚
假意,他真的不想当皇帝。
太危险了。
[446]
当皇帝要率队出征,路途辛苦,运气不好还可能被
家抓去做俘虏,几年回不了家。
这些且不说,八月二十三
那天发生的事
,更是让他心有余悸,自己手下的这帮
根本不听使唤,而且似乎对斗殴很有兴趣。要是哪天重新来这么一次,没准挨打的就是自己了。
况且目前敌军随时可能攻过来,京城万一不保,这个皇帝也
不了多久,灭国的责任却要担在自己
上。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这个皇帝,不做也罢。
可是事
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不做不行!
于谦不由得他不做皇帝了,国家到了这个地步,必须立一个皇帝,你朱祁钰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必须要做!
而于谦的理由也很充分:“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说的是真话。
于是,在于谦和其他大臣们的坚持下,朱祁钰终于“自愿”了。
正统十四年(1449)九月六
,朱祁钰正式即大明皇帝位,定年号为景泰,第二年为景泰元年。
而朱祁镇先生的皇帝身份自即
起失效,改为太上皇。此后凡新旧皇帝冲突者,均以新皇帝为准。
坐在皇位上的朱祁钰想必是不太安心的,他这才明白,皇帝也不是想
什么就
什么的,要你
你就要
,不
也不行。
要处理政务,要承担风险,要对大明帝国负责,千
万绪的事
摆在眼前,不能偷懒、不能怠慢,即使做对了很多事,但只要在一个问题上出现纰漏,就可能前功尽弃,遗臭万年。
这真不是一般
能
的活啊。
从朱祁钰先生推辞
皇帝的行动上看,他是认识到了这些的,但同时,他也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皇位的魔力。
如果
皇帝这么不好,为什么从古自今,还有那么多的
不惜
命,积极参加竞争,要做这份工作呢?
因为做皇帝虽然辛苦,却也是世界上最有成就感,最有权威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