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年龄,但此时的朱祁镇已经身患重疾,奄奄一息,大漠的烽烟,宫廷的争斗,耗尽了他所有的
力,现在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这位皇帝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
邪小
,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鬼都不信。
但他是一个好
。
他几乎信任了在他身边的每一个
,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
是忠是
,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和善待
,镇定自若,抢劫的蒙古兵、看守、伯颜帖木尔、阮
,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
可是事实证明,好
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这年正月,朱祁镇在病榻之上,召见了他的儿子,同样饱经风波的朱见
,将帝国的重任
给了他
然后,这位即将离世的皇帝思虑良久,对朱见
说出了他最后的遗愿,正是这个遗愿,给他的
生添加了最为亮丽的一抹颜色。
"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
殉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死后不要殉葬,你要记住,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
!"
"我一定会照办的。"
跪在床前的朱见
郑重地许下了他的允诺。
自朱元璋起,明朝皇帝制定了一项极为残酷的规定,每逢皇帝去世,后宫都要找
殉葬,朱重八和朱老四自不必说,连老实
的朱高炽,宽厚仁道的朱瞻基也没有例外,现在这一毫无
的制度终于被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差劲皇帝废除了,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帝国,留名青史,朱棣横扫残元,纵横大漠,威名留存至今,他们都是我们今天
中津津乐道的传奇。他们的功绩将永远为
们牢记。
但在他们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无数战场上的白骨,家中哀嚎的寡
和幼子,还有
宫中不为
知的哭泣,一帝功成,何止万骨枯!
[544]
朱祁镇最终做成了他的先辈们没有做的事
,这并不是偶然的,他没有他的先辈们有名,也没有他们那么伟大的成就,但朱祁镇有一种他的先辈们所不具备(或不愿意具备)的能力——理解别
的痛苦。
自古以来,皇帝们一直很少去理解那些所谓
民的生存环境,只要这些
不起来造反,别的问题似乎都是可以忽略的,更不要说什么悲欢离合,
晴圆缺
但朱祁镇做到了,至少在废除殉葬这件事
上,他理解了后宫那些无辜者的痛苦。八年前,他从一个作威作福的皇帝变成了俘虏,之后又成为囚犯,从衣来伸手,饭来张
到衣食不继,相拥取暖,这一惨痛的经历让他
刻地了解了身处困境,寄
篱下的悲哀,也知道了身为弱者要生存下去有多么的艰难。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决定违背祖制,去解救那些无辜的
。
应该承认,这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行为。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
都没有无故去夺取别
的生命和尊严的权利。
虽然他一生中
过很多蠢事、错事,但在我看来,他比那些雄才伟略的帝王们更像一个"
"。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评价朱祁镇的一生:
他是一个好
,却不是个好皇帝。
天顺八年(1464)正月,明英宗朱祁镇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三十八岁,太子朱见
继位,一个让
哭笑不得的朝代就此拉开序幕。
明宪宗朱见
曾经有一个朋友让我帮他解决一个难题:他和他的
友关系很好,但是由于他的
友比他大两岁,家里
反对,他拿不定主意,想问问我的意见。
我想了一下,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朱见
的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3正文悲惨的童年
章节字数:2609更新时间:07-09-2919:26
一般说来,皇帝的童年或许不会快乐,却绝不会悲惨,明代皇帝也是如此,当然了,首任创业者朱重八同志例外。
但朱见
先生的童年似乎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客观地讲,这位仁兄确实受尽了累,吃够了苦,虽然他后来终于成功继位,当上了皇帝,但如果你研究过他的发展史,相信你也会由衷地说一句:
兄弟你实在不容易啊!
正统十二年(1447),朱见
出生了,他是皇位未来的继承者,用今天的话说,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可是没有
会想到,仅仅两年之后,他的
生悲剧就将开始。
[545]
正统十四年(1449),父亲朱祁镇带兵出征,却成了
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在大明王朝的最关键时刻,朱见
毛遂他荐,被挺而出,在牙还没长全的
况下被光荣任命为皇太子,时年两岁。
两岁的朱见
自然不会知道,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被立为皇太子,有着极为复杂的政治背景。
当时,朱祁镇战败被俘,朱祁钰即将顶替他哥哥的位置,老谋
算的孙太后早已料到这个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