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最风流

关灯
护眼
11 朋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成了。他问秦:“秦君,事已毕,可以走了么?”

“许仲仗勇力,勾结朋党,擅作威福,闹市贼杀,罔顾国法!杀后又逃窜江湖,亡命山林,这种行为是需要严加惩处的!依照法令,需将其母扣押亭舍。”

刘儒、谢武、荀贞诸都是一愣。

刚才在来的路上,秦还反问谢武“谁说要牵连许仲的母亲了”?怎么一转眼就变卦了?荀贞转顾院外一个个怒形於色的少年们,心中了然:“必是因此”。

谢武陪笑说道:“许母年高,……。”

“按照法令,七十以上触犯律法,不是诬告、杀伤的,不得系拘。她有七十岁么?”

“虽不到七十,但昨晚染恙,……。”

“恙在何处?”

许母的老弱是因为伤心过度,从外表看,确实不像生病了。

“这个,……。许仲杀,虽触犯律法,念其一片孝心使然,……。”

“若是真孝,就不会想不到杀后,他的母亲会被扣押亭中!”

“虽说有这样的规定,但向来执行不严,不是一定要如此才行,……。”

“别宽纵是别的事,此案由吾负责,当依吾计而行!”

谢武还想说些什么,秦不给他机会,问道:“本亭亭长何在?将他叫来,把许母给他!许仲一不自首,便一不放其母还家!”

“当啷”一声,门外有将佩刀拔出一截。

院内诸大多立在树下,阳光透过枝叶,筛落下来,映衬得他们的脸上忽明忽暗、晴不定。

谢武的笑容渐成不安,刘儒、里长,以及“雄武”的杜买、“粗壮”的程偃,额上都有汗水渗出。

荀贞穿越以来有两大收获,一个渐渐养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沉,一个勤学技击,此时虽紧张,还算镇静,但也握紧了刀柄,一双眼紧盯院外,只等感觉不对,便要首先起发难。他注意到拔刀那二十三四,猿臂蜂腰,似为领,诸少年都在看着他,好像在等他令下。

尚武,儒生、文中亦有很多通晓剑术。秦有个师兄,名叫崔琰,“少好击剑、尚武事”,秦亦通击剑之术,身上佩戴的也有剑,但他没有拔出,甚至连碰都没碰一下。他迎对诸少年,身躯挺立如青松,厉声叱道:“尔等是欲试吾剑,还是欲试国法?”

颍川郡文荟萃,有颍荀氏、许县陈氏、阳翟郭氏、长社钟氏等等的名门世族;同时也继承了战国、先秦时的“剽轻”遗风,有祭遵这样因被衙门的官吏冒犯,便“结客杀之”的“奇士”。前汉邹阳评点各地风气,说颍川“时奇节”。“奇节”,即包含游侠风气。

杀几个官吏,对任气轻生的轻侠少年们来说,似乎不算一回事儿,但面对秦的这一声叱咤,却竟有好几不由自主地畏缩后退,又听得“当啷”一声,却是适才拔刀的那不知怎么手一松,刀又落回了刀鞘。

不依不饶,移步迫前,又叱道:“尔辈先群集院中,今又围堵门前,所欲何为?是想炫耀你们的势力,为许仲脱罪么?若是,前站!”

没一个往前站的。

“如果不是,还不速速退去!”

当时讲究“循吏”和“酷吏”,越是“坚直廉正,无所阿避”的,越是能得到敬重和畏惧。秦久在县中任职,素有清名,此时又嗔目作色,气势越发,在他的接连叱责之下,诸少年虽没有走,但也不敢再骚动喧哗了。

荀贞大为敬服,心道:“这就是所谓的凛然正气么!也只有这样的官吏,才是国家的栋梁啊!”暗叹气,“只可惜,……。”只可惜世将临。

若非因知世将临,他绝对会支持秦的做法,可惜事与愿违。世将起,正是要用此辈轻侠之时。他想道:“我本来没有打算将许母扣押亭中,但事已至此,与其将许母给本亭,不如置於己手。如果做得好,未尝不能将坏事变成好事。”

他初来许家时,去过本地亭舍,那个“求盗”极不配合。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将许母给本亭,也定不会吃苦,既然如此,何不将这个“示好”的机会留给自己呢?寻思已定,他快步走到秦的身边,低声说道:“秦君息怒,我有一句话想说。”

“什么?”

“正如来时秦君所说:王屠系我繁阳亭住民。若扣押许母,我想应放在本亭。”

“噢?”

“此地亭中,连亭长在内,只有三四数少,武备不足。许仲有勇力,又结少年,若将许母扣押在此亭中,似有不妥。”

沉吟片刻,说道:“荀卿言之有理,便付卿亭!”

院外诸少年没有胆量再在秦面前来,但荀贞初来乍到,皆不识,对他们却是毫无威胁,有听到这番对话的,都怒目相对,咬牙切齿。

此时最重要的是把许母“抢”到繁阳亭,对这些少年的怒目,荀贞只当不见,见秦允了,从容不迫地退回许母身边,说道:“已得了秦君的允许,请老夫暂住我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