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成为崇祯以后

关灯
护眼
第三二一章 「名将的孙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这次李倧借朝鲜半岛南北同时遭遇侵略的契机,将权力大部分从议政院的手里抢了回来,西党控制的议政院虽然百般不愿意,但是面对南北来犯的敌他们束手无策,而且害怕李倧会任命他们去前线打仗,因此对李倧的处置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在这个时候和权力相比保命才最重要。更多小说 ltxs520.com

将权力拿到手的李倧才知道事比他所想像的还要困难许多,朝鲜的总兵力虽然维持在十万左右,但是其中能够拉出来独当一面的不到三万,而且还分散的驻扎在朝鲜一些重镇,即便把他们全部集结起来,光是指挥就能让痛死。

李适是西党集团中的重要物,但是西党却把这样一位党中大佬投闲置撒,因此李徐才放心的将李适招揽到身边问政。

李适见自己的国王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道:“大王,军务紧急,此时耽搁一天,敌就可能会推进上百里,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还请大王早作决断。”

李倧叹了气,道:“汉有句话说的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寡现在知道这其中的难处了,不知卿对眼下时局有何见解?”

李适见李倧这么问,迟疑一下,道:“臣的意见是先北后南,北方的金己经侵朝鲜两次,可谓轻车熟路,况且金善战,当派重兵拦截;而倭寇虽然数也不少,但总的来说是乌合之众,况且他们志不在国鼎,热闹一阵子就自己散了。”

李倧觉得眼前这位老臣的话非常有道理,他也不想在历史上成为被金三次惊跑的国王,“卿所言甚是,不知具体有何良策。”

李适道:“对付金只能依凭坚城防御,微臣觉得可以将大城附近的百姓都迁城池中,坚壁清野,这样一来金后勤得不到补给必然不能持久,另外要集结大军在京畿道附近广挖沟壑,搭建外围工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马上给大明修书,请明朝或者出兵或者在辽河附近佯攻牵制金。”

随着大明帝国的渐强大,报纸的发行量越来越大,朝鲜半岛知道的关于大明朝的信息也非常多,对于东北局势更是非常关心,拿这次的兵事来说,他们就知道后金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出兵朝鲜劫掠,而朝鲜半岛的局势大明朝也同样非常关心,所以朝鲜觉得大明朝一旦得知后金出兵朝鲜,肯定会从旁帮助朝鲜度过危机,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

李倧以为然,道:“寡己经写了求援的书信,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大明朝答应出兵帮忙,那最快也要半个月的时间,不是寡悲观,我们能支撑半个月吗?”李倧还记得上次金来犯,用了不到十天就兵临城下,时间绝对是这次危急存亡的关键因素。

李适知道李倧说的是实,他苦笑道:“大王,我国积弱,能做的只是尽全国之力而己,臣相信只要大王有信心,一定能挺过这一关。”

李在熙是朝鲜名将李舜臣的孙子,这次朝鲜虽然实施的是先北后南的战略,将主要军事力量都用来对付金,但是对于南部涌的倭寇不能不管,因此把曾经击败本大军两次的李舜臣的孙子抬了出来,希望以此来鼓舞士气。

李舜臣是朝鲜家喻户晓的名将,当年的壬辰战争己经后来的本侵略使这位将军成了朝鲜最为著名的将领,但是他的孙子却跟他差了老大一截。

李在熙的身高倒是和祖父的身材差不多,一米五五的身高使他骑在马_卜显得不是很高大,这次李倧拨付给他的兵力是一万八千,在他看来这些士兵的战斗力虽然不太高,但是对付倭寇应该绰绰有余。

“启禀大,根据前线的报,倭寇现在在骊州一带活动,很可能要继续北上。”斥候来到李在熙面前说道。

李在熙被吓了一跳,他昨天得到的报上说倭寇离骊州还有很远,这才一天怎么就杀到骊州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崔哲石是李在熙的副手,得到这个报后马上来见李在熙,道:“将军大,我觉得倭寇动向非常异常,他们很可能是分作两路,否则不会如此之快的挺进到骊州附近。

过了骊州就是京畿道的范围,如果倭寇窜京畿道那是非常严重的事,伐木造筏的话顺着汉水逆流而上一天左右就能到汉城。

李在熙感到事态严重,道:“崔将军,眼下我军应对如何?”他知道崔哲石是看在自己祖父的份上才对自己客气,毕竟他之前不过是一个升斗小民。

崔哲石久在军中,如果不是借用李在熙这块招牌,他才是这次的领军大将,当下也不客气,道:“倭寇这次侵其实非常奇怪,他们穿州过府,意不在劫掠,而一路北上进京畿道,我看并不是普通的倭寇,很可能是本的正规军。”

李在熙啊了一声道:‘本的正规军?自从丰臣秀吉倒台之后,本己经没有力量再对朝鲜发动侵略了呀!”

崔哲石苦笑道:“所以我觉得是可能,毕竟他们打着倭寇的旗号,但是我们必须要更加谨慎,尤其不能轻敌,否则肯定要吃大亏,眼下倭寇既然在骊州一带活动,那么最大的可能是过骊州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