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个‘官儿’,哪里能让独子留在农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他给弄上来,但工作却算不上好,
的活儿脏累差,按照当时的条件来看,谢建国至少得多奋斗五年。
可想而知,卢翠春更迁怒杨孝华了,觉得就是她毁了儿子的大好前途。
后来谢军身体不好,早早去了,一个家的重担都落到了谢建国身上。杨孝华虽然跟着到了县里,但因为是农村户
,就算她再年轻再能
,在县里却是找不到工作的,又不能离开丈夫回去种地,就只能在家带带孩子做家务。
卢翠春上了年纪,也没有工作,婆媳两个在家大眼瞪小眼,就更是矛盾不断了。
因为没有工作,即便杨孝华样样拿手,还悉心地饲养了
鸭,但在卢翠春眼里,不是正式员工,那就是没能力,不中用,就是个事事拖累儿子的累赘!
想到这里,谢薇叹
气,想解开这个结,还真得慢慢来。
她一进灶房,杨孝华就看到了,她赶紧抹抹眼泪,接过竹篮子,强笑道:“我们薇薇懂事了,妈妈高兴。”
高兴地掉眼泪么?谢薇再叹
气。
谢薇也不提这事,她
小,能说什么?一边是亲妈,一边是亲
,这才真是手心手背都是
,说谁都是错,更何况,她说谁都舍不得。
于是她
脆做点实事:“妈你炒菜,我给你添柴。”
这年
还是大铁锅,石锅台,可没什么煤气天然气,想要做好饭菜,这火就得烧得好。
谢薇从嫁给穆青戎之后就过着半个少
的生活,别说这玩意,她连下厨都得看时间,真让她生火估计得烧了这个简陋的小灶屋。
不过好在杨孝华早就生起了火,她只需要往里扔柴,连火候都不用看,杨孝华会时不时的提醒她,只要别走,该扔柴的时候扔柴,该用钩子通一下的时候通一下就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简单,杨孝华才敢让她搭把手。
只是等到谢薇真上手了,才发现这活儿没想象中这么容易呀。
锅
里燃着火,她低
去看,烘的小脸滚烫,小孩子本就皮
,一会儿功夫就火燎燎地发疼。
不仅如此,灶
里冒出来的烟还特别熏
,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可不看还不行,必须得看清楚了,要不然这
柴没扔到火堆上可就白费事了,不仅耽误时间还
费柴。
好在谢薇是个成
了,虽然开始有点不适应,但心智还是十分坚定的,不多会儿,她就忍了过去。在杨孝华的英明指导下添柴添得得心应手,母
二
诚合作,做了一锅香
的白菜炖
条。
把菜盛
大汤碗里,杨孝华看看被火苗苗烘的脸蛋红扑扑的小
儿,一颗心就柔软极了。她总觉得她的小妞妞是看出点什么了,这是在变着法子哄她开心呢。一想到
儿这么贴心,她的心窝子就热乎乎的,觉得什么委屈都没有了,这
子啊,特别美!
见妈妈诚心笑了,谢薇的心里也舒坦了许多,虽然妈妈和
之间的矛盾她没法尽快解决,但能尽她所能的让妈妈舒心,也算是一点儿收获了。
谢家的晚餐算不上丰盛,或者该说这个年代,几乎没哪家能吃得丰盛了。
主菜就是杨孝华和
儿合力做的白菜炖
条。
在二十一世纪,谢薇偶尔去饭店也会吃到这道菜。只是那时候她吃到的白菜炖
条,用得是刚摘的白菜鲜
的里芽,
条是
心调配的,润泽光滑,
感劲道。
更不要提这炖菜的汤,用得可是七八种食材熬了一夜的鲜汤。用这样的汤来炖,就算是张白纸,都鲜香的要命。
当然,如今是八零年代,这白菜炖
条就是纯粹的字面意义了。白菜是白菜,
条是
条,除了葱花和生姜,再就是零星的几点油花,清淡的足以让食素大师们高兴地大声欢呼……
好在杨孝华的手艺不错,她先把厚实的白菜梆子炖的软糯柔绵,后
再放
条和白菜的绿叶部分,最后整体调味,愣是做的白的白,绿的绿,褐色的地瓜
条点缀其中,煞是好看不说,味道还很美。
谢薇就着玉米饼子吃了一大碗,那叫一个浑身舒畅。不为别的,能一家
这样吃顿饭,哪怕是吃糠咽菜,她也心满意足!
一家
吃过了饭,谢薇自觉的收起碗筷往厨房里送,而谢蔷正一门心思的想着夺门而出,去找小伙伴们玩儿呢。
谢建国脸一沉,对着谢蔷就低声道:“跑什么跑,帮着你妈收拾桌子!”
谢建国往
里惯孩子,但大事上却很有威信。谢蔷有些怕,但转眼又看到
,小心思一活泛,就抱着
的胳膊一个劲的摇。
卢翠春还在喂谢韶吃饭呢,眼皮一抬,就说道:“才八岁的孩子,收拾什么桌子?让她妈自己弄就行!”
谢蔷一听,立马得意地笑起来。
谢薇正好送完碗筷倒
回来呢,就碰上了这句话,她看看谢蔷那小模样,心里就是一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