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唐突,但她就想知道更多关于他的事。
一丝转瞬即逝的熟悉感在朱玹的心
闪过,他试着寻找这感觉的来处,然后,他望进她湖光般澄亮的眼睛。
「是,」朱玹沉声答道,「那场战役也改变了我。」
他的父王随御驾出征,最后战死沙场。
他的母妃在接获丈夫死讯后,茶饭不进,不出数
,抑鬱而终。
当年他十五岁。
在失亲的悲痛中袭爵,一个月后,蒙古瓦剌部族长驱直
,兵临北京城下。他在兵荒马
中被迫接下兵符,带领原由父王统御的机营。儘管在名将于谦的号令下,明军赢了北京守卫战,成功守住国门,但是接下来数年,朱玹却必须眼睁睁地看着先皇与摄政王兄弟明争暗斗,手足相残。
时至今
,皇族依然
心浮动,惶惶不安。
「即便有所改变,」湖衣打断了他的思绪,坚定地望着他,「王爷绝不会做出有违天理,教百姓骨
分离之事。」
「说到此,」朱玹自怀中取出一枚五色锦囊,「我差
到金陵,送了
讯给沉大
。宫中规定不得私传书信,所以你父亲托了些手信给你。」
湖衣伸手想将锦囊接过来,手臂却像是不听使唤,兀自颤抖。
他坚定地握住了她的腕,将锦囊轻放在她手中。
湖衣笨拙地打开锦囊。
父亲知道她在皇宫了,两老是否安好?母亲可曾为思念
儿而哭泣?
囊中有一页白纸和一条丝绢。
纸是父亲案上的松鹤堂宣纸,父亲总用它书写公文,见纸如同见着父亲
以继夜伏案疾书的身影。
湖衣将宣纸掀开。
白纸无字。
父亲期望她洁白如纸,要她维护自己的贞洁。
「信使告知沉大
,说你身在京城,一切安好,请他们切勿忧虑。」他的声音沉稳,自有一种抚慰
心的力量。
湖衣
吸了一
气,又抽起锦囊中的丝绢,
緻的作工一望便知出自织造局,那是冰月随身的手绢,顏色是浅浅的碧蓝,映着一抹灰,染工们叫它雨过天青色。
雨过天青。
冰月要她暂时忍受离别之苦,静待天青的那一天。
真会有那一天吗?
湖衣双膝一软,几乎要跌跪在地,朱玹连忙伸臂将她揽住。
他与她四目
接,莫可名状的衝击,来得猝不及防。
她倚在他怀中,他感觉到她温暖的气息,在他的胸前摩娑,当她抬起
,他看见她温柔如水的目光,眼睫上还掛着雨滴般的细小泪珠,她必然是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来。
朱玹心
一窒,那是不捨,不捨她孤伶伶地陷在这
宫,还犹自昂着
倔强。
他想支撑她起身,却又不想放开她,他得要用尽全身的意志力,才能克制住为她吻掉泪珠的衝动。
「我……」她还想说些什么,发觉自己被他拥在怀中,双颊霎时胀红了。
她微微挣扎了一下,他惊觉不妥,连忙将她放开。
「王爷,我能有得见父母的一天吗?」她泪眼问。
良久,良久,他才说出一句不着边际的话:「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可能。」
她欲言又止,喉
哽咽着,只能怔怔地看着他,最后像是用尽了所有气力,拼凑出几个字,「多谢王爷。」
「回去吧!」他的手掌轻轻落在她的肩上,「北方天寒,务必珍重。」
湖衣点了点
,朝他盈盈一拜,随即沿原路而去。
朱玹望向她离去的背影,直到身影消失才别开视线,心下有些悵然。
是她。
原以为他在意的,是皇帝无视律例,强徵民
。
到现在才知,他在意的,始终是她。
她的勇气,她的灵秀聪慧,还有她直言无讳时,闪闪发光的眼睛。
他无法放下她。
朱玹打了个哆嗦,彷彿胸
受到重捶。
他少年失怙,在步步危机的政治漩涡中,咬着牙
迫自己强大,但是坚硬的甲冑也有缝隙,不知不觉中,她卸去他的盔甲,露出软肋。
是皇上坚持要留下她。
他不能再为了她,与皇上争执。
否则就是背弃他对先皇的承诺。
先皇弥留之际召他进宫,那时英宗不过三十七岁,朱玹二十二岁,先皇病后的虚弱老态使
震惊。
英宗皇帝歷经土木堡之变、战败被俘、获释后被摄政王幽禁、趁摄政王病弱时在南宫復辟、尔后毒杀自己亲兄弟重登帝位,短短七年时间,种种变故使他衰败如秋后枯叶。
「五弟,还在朕身边的兄弟,就只剩下你了,」先皇倚在病榻上,挥挥乾枯的手召唤朱玹靠近,「我们大明朝啊,父亲杀儿子,岳父杀
婿、姪儿杀叔父、兄杀弟、弟杀兄,兄弟手足兵刃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