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对娘家的提携,她说不定还会给些面子。
但在当前这种处境下,蒋家的心思盘算无异于是在戳她的肺管子,何殊本是
儿身,怎么可能娶妻纳妾?
“蒋家真是不知所谓,竟敢为一己私心,试图让我儿置于危险之地,我这就派
去敲打他们!”
正宁帝拍拍妻子的手,“算了,不过是
之常
而已,打这主意的肯定不止蒋家一家,既然知道了,我们早做应对便是,没必要闹大。”
皇后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她一想到娘家帮不上她也就算了,还露出吃相如此难看的嘴脸,心里忍不住有些郁闷。
八公主一脸茫然看看她父皇,又看看她母后,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父皇、母后……”
听到她开
,皇后直接打断她的话。
“出宫的事,你想都不要想,好好看书写字去,修学宫的课业先暂停一段时间,今天这事提醒了我,有些伴读的年龄都不小了,是时候该换一批了。”
正宁帝没有儿子,为了让修学宫能够继续发挥价值,就将年满五岁的公主都送去读书。
给公主挑伴读时,为了能让那些伴读照顾下公主,同时也为了起到让伴读可以给公主做个好榜样的效果,选的都是年龄比公主大几岁的
孩。
听到皇后不仅阻止她出宫,还要将与她关系亲密地伴读给送出宫,八公主顿时脾气上来,哭着喊着不依不饶。
可惜在关系到何殊的事
上,皇后无比警觉与慎重,不仅她娘家,她最宠
的小
儿也要靠边站。
所以皇后不仅没有安抚劝慰八公主,还直接叫来的八公主身边侍候的宫
,将其带回去思过。
毕竟皇后心里十分清楚,在她没有儿子的
况下,占着太子之位,能够上朝理政,还特别擅长赚钱的三
儿,就是她的最大依仗。
是她能够享有当下一切,同时也是能够庇护她的其他三个亲生
儿,以及她娘家的保证,比她的丈夫正宁帝可靠的多。
所以即便何殊打出生后就被充作儿子,被丈夫亲自安排
收养在身边,相比较其他
儿,对方与她的关系不够亲密,皇后最重视与上心的也是这个三
儿。
知道皇后决定要将一些公主伴读清理出去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某些起了心思的伴读利用公主,伺机接近她。
何殊不仅没有阻止,还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父皇、母后,妹妹们换伴读的事,就
给儿臣来办吧。”
听到她的话,最了解她的行事风格的正宁帝立刻来了兴致。
“你又在打什么主意?”
“父皇,你不要说得我好像要
什么坏事似的,我就是觉得修学宫的教育资源
费了可惜,打算让
甄选一批有上进心的
孩进来。”
等到那些
孩培养出来了,将来可以给她当
官,比
费资源培养那些受出身环境的影响,或是肩负家族赋予的重任,总惦记着要给她爹,或是她这个太子当妃嫔的伴读有意义得多。
正宁帝迅速明白她的意思,捊着长有一撮胡须的下
颔首道。
“嗯,你这个主意不错,像你三姐姐那样有能力的
子,做起事来比男儿更可靠。”
三公主赵欣玉生母早逝,从小养在皇后身边,所有庶
中,皇后对她最为上心,听到丈夫提起,赶紧接过话道。
“陛下,老三今年已经十八岁了,这亲事还没着落,比她小一岁的老四都已经出嫁了,她这个当姐姐的连亲都没订下,实在不像话啊。”
何殊的
况特殊,皇后不仅自己丝毫不愿提及她的亲事,也听不得别
提起她的亲事,可是三公主的
况显然不同。
提起这件事,正宁帝也觉
大,“我们都在明里暗里跟她提了那么多次,她都不买账,还要求我们不要
涉她的亲事,除了随她,还能怎么办?”
早在登基之初,就曾有过不满四岁的
儿教他左手杀
儆猴,右手让
拿钱赎罪,从而实现整顿朝堂、充实国库的目标,顺利达成教他坐稳皇位这一成就的经历。
所以正宁帝早已认清
儿们越有能力越有主见的事实,现已变得特别佛系,就是皇后还一直看不开。
皇后不关心政事,却很在意自己身为母亲,在
儿亲事方面该享有的权利,尤其是当她丈夫在这件事
上选择摆烂的
况下。
“这种
生大事怎能随她?我们当父母就这么看着不管,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没什么说不过去的,她可是公主,只要她愿意,等到十年后她二十八岁时,照样可以选个十八岁的小伙当驸马。”
极其自然的顺
说出这番话后,正宁帝才意识到以自己的身份,说这种话实在不妥,只得端起面前的茶杯战略
地喝了
茶。
听到这番荒诞不经的话,皇后凌厉的目光瞬间落在何殊身上,她十分清楚,这绝对不是正宁帝的本意,而是来自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