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才出声道。
“表哥,你又在想什么呢?这么
。”
被打扰到思路的沈卓笑笑,边继续往前走,边回道。
“没什么,就是觉得,太子殿下这么让
敬佩,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柳平下意识摸摸自己的脑袋,“表哥,我脑袋笨,这辈子就这样了,你自己好好努力,争取能早点实现叔爷的愿望吧。”
沈卓拍拍他的肩膀道,“你既然不喜欢学文,就去青山武院学武吧,成绩优秀的,可以直接进军营当武官,也算是条不错的出路,就是武院的训练十分辛苦。”
柳平有些心动,却又有些犹豫。
“我不怕苦,就是……我也听说过青山武院,那里的收费不便宜。”
沈卓因成绩优秀,不仅免费进
青山书院学习,在月考中取得好成绩后,还能按名次得到奖学金。
“收费不是问题,只要你愿意去就行,而且去了要好好学,再苦再累都要坚持。”
哪个少年没有想要建功立业的梦想,柳平也不例外,小时吃够了生活的苦,过得备受欺凌,他更想出
地。
只是他很清楚自己家的
况,去武院会给叔爷一家添负担,所以他虽然心动,还是摇
道。
“还是不去了,我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坚持,还是不要
费钱得好。”
沈卓叹了
气,知道柳平表面上看着大大咧咧,过得没心没肺,仿佛已经忘了自己曾经历过的那些。
可事实上,但凡经历过的事,总会在
身上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不会轻易消失。
就像他自己,在他爷爷身患重病,他们一家切身感受到世态炎凉,甚至还遭遇到恩将仇报,落得将要走投无路的境地时,也曾怀着满心的怨愤。
要不是朝廷突然颁布的惠政,让他们一家绝处逢生,救了他爷爷一命,他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后来变成一个什么样的
。
即便如此,他也无法再像从前般,专心读圣贤书,清高孤傲的淡泊名利。
想起这些,沈卓再次忍不住想起太子。
那位明明是身居一
之下,万
之上的太子,什么都不做,也能享尽这世间荣华。
可是对方小小年龄,就能利用东宫的资源,开创东宫产业,赚取大量钱财,又利用这钱财做利国利民的实事,从而增强自身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明明年龄相差不大,做
做事的差距却这么大,让沈卓
感惭愧。
“平弟,学费的事,你不用担心,家里出得起这个钱,而且我听说,只要能在武院取得好成绩,并在毕业后选择进
军营任职,就会退还全部学费。”
柳平闻言,顿时眼睛一亮。
“真的?”
意识到这个反应曝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柳平有些不好意思的再次挠
道。
“要是真能有机会退还学费,我还真想去试试,我一定会好好学。”
第十一章
何殊离开京城后,没有沿着官道直接去周围的府城,而是有意多途经一些村镇。
土路上到处都是被雨水的冲刷出的各种沟壑,几辆骡车行走在路上十分颠簸。
何殊早已放弃乘车,而是骑坐在一匹马上。
她这次是跟着全都由暗卫组成的一支商队出行,这支商队所属商行名义上的东家,正是她身边的暗卫首领崔景怀。
何殊在商队中的身份,是崔景怀的外甥,对外的说法,是要随商队外出历练,增长见闻。
真要论起来,崔景怀也确实是与何殊有着血缘关系的表舅。
毕竟崔景怀的祖父是先帝的亲舅舅,所以他与正宁帝算得上是表兄弟。
而崔景怀的父亲,也曾
得先帝的信重,却不幸英年早逝。
先帝见其幼年失怙,便将其接
宫中教养。
何殊其实很难理解这种将
安排到暗卫营的所谓‘照顾’。
但是对先帝而言,他将崔景怀养大,还让他接掌一支暗卫营,就是他信重崔景怀的表现。
而崔景怀也确实不负先帝的厚望与所托,十分感念先帝待他的恩
,谨遵先帝遗诏,全心奉何殊为主,对她忠心耿耿。
反倒是何殊在接掌这支暗卫,知道崔景怀的这些生平信息后,对此感到相当过意不去。
见其受身份的拖累,虽然已过而立之年,却还未成亲,便有意撮合他与自己身边侍
的亲事。
毕竟她身边的几位侍
,因为需要保守秘密,不可能会轻意许亲,有的已被耽搁到二十以上,成为这个时代的大龄剩
。
幸运的是,崔景怀也确实与其中一位侍
有缘,双方两
相悦,不仅顺利结为夫妻,现已生下一双子
。
何殊早就有意给崔景怀换个职位,让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
前,过上正常
的生活。
这趟出行,就是一个让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