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的下任皇帝。
不像先帝朝时,家里出个皇子妃,很有可能是祸非福,稍有不慎,就会搭上自己一大家子。
哪怕从赵家和蒋家的经历看,当外戚好像不是一件多好的事,可是太子的
况或许不一样呢?
当今是能在先帝的那些皇子中,笑到最后的那个,其心机
不可测,手段更是十分高明。
所以当今能够做到不依靠母族与妻族,就登上高位,将朝堂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后来会做出这种不仅不重用,还亲自打压这两家外戚的行为,好像不足为。
但是太子可不像皇上这般,被磨砺得
明隐忍,心
坚韧,而且大家都知道太子不喜读书,不仅没有正经
学,还尤为喜欢习武,很擅长骑马
箭。
所以京中这些大族可谓是都盯着这次的赏花会,心中犹豫不已,若真是为太子选妃,他们肯定不愿错过,还需派出家中最优秀的
孩参会。
可他们若是会错了意,宫里是为给公主们选驸马,才会大费周章地同时举办赏花会与诗文会,若让自家最优秀的
孩参加这种相亲会,岂不尴尬?
第一百一十八章
何殊本来并不知道因为这场相亲会, 让那些惦记着要给她当岳丈、丈母娘的
,都感到左右为难。
但是随着不少王公大臣向正宁帝打听试探这件事,让正宁帝感到颇为费解,实在被打听得多了, 忍不住跟太子吐槽后, 何殊也就知道了。
“就算不是为了昌逸, 难道宫里就不能举办这类聚会吗?还是说,只许他们一年四季换着花样玩,宫里就不行?那些
用得着反应这么大吗?”
听到那些
想要打听的目标, 何殊就已明白那些
的目的何在。
“给三皇姐选驸马的事
,刚过去半年多, 那些
看到这次的动静, 应该在私下里都有所揣测,猜父皇和母后这次是打算给六皇妹与七皇妹选驸马,还是为儿臣选太子妃呢。”
正宁帝闻言,不由得一愣, 他只听出那些
想要打听这次的诗文会与赏花会, 是不是为了给两位公主选驸马而举办,还真没往选太子妃的方面考虑。
毕竟他与皇后都清楚太子是
儿, 根本不存在选太子妃的可能,太子本身更是连立个假太子妃的想法都没有,也就不会往这方面想。
“原来这才是他们反应这么大的原因啊,难怪朕还觉得怪, 上次给你三皇姐选驸马的时候,都没见他们这么重视, 怎么这次误会是要给小六、小七选驸马, 他们的态度就变得这么积极了呢。”
说完, 正宁帝忍不住失笑。
“原来他们都是惦记着要给你当未来的国丈啊,还真是不知者无畏!”
他愿意听太子的各种安排,可不代表他傻,经过这些年的默契配合,正宁帝早看出太子的某些行事风格。
其中就包括在不影响原则,
坏力有限的前提下,她一般会尽量无视某些
与事,尽量遵循那些陈规旧例。
但是只要让她感觉到那些已构成麻烦,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先下手为强,尽量降低某些
与事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造成的损失,对蒋家与赵家是这样,对四公主也是这样。
抛开她本是
儿身,不打算娶太子妃的事不说,她若是位真太子,绝对是谁家能有望成为她的岳家,谁家就会倒霉。
不先不动声色的将对方整治得不敢生出任何非分之想,不敢给她添任何麻烦,她就不会放心的娶
家姑娘。
“毕竟像儿臣这般地位稳如山的太子,历朝历代都不好找,要是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这可是笔一本万利的好生意,谁不上心?”
正宁帝点
,“嗯,而且皇儿还是一位被朕给宠得不学无术,既没本事也没主见的太子,哈哈哈!”
说起外面那些自作聪明的
,对太子做出的这些评价,正宁帝就觉得好笑不已。
他不懂什么叫做扮猪吃虎,但这并不妨碍他很享受这种世
皆醉我独醒的舒爽感,毕竟他也是这出戏的重要参与者。
何殊知道他在笑什么,“是啊,在那些
看来,能将
儿嫁给儿臣,可是一桩百年难遇的好姻缘,绝对值得他们心心念念的惦记,并全力以赴的争取。”
不学无术没主见的未来帝王,意味着好掌控,需要依靠别
帮忙掌权执政,在其母族已被打压下去的
况下,仅有的妻族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些便是他们态度积极的盯着太子妃之位的最大动力。
赵家与蒋家这两家外戚的下场,不仅没有成为能他们引以为戒的前车之鉴,还成为让他们更加想要上位,成为太子妻族的考量因素。
与此同时,蒋府的三姑娘在得知道宫里将要举办的这场赏花会,不是为了给太子选妃后,正在哭着闹着坚持不愿配合她母亲所做的安排。
皇后虽然亲自出面罢了蒋家的伯爵,对他们敢对八公主下手一事心存芥蒂,但那蒋家毕竟是她的娘家,还是要维持面子
。